在太阳快要下山之前,他把所有书都装进自己的书包。
通风的教室迎来一阵盛夏的晚风,还剩在抽屉里的试卷被风吹起,沙沙作响。
在他犹豫是否要丢弃的一瞬间,他看见了一张飞舞而起的纸条落到了灰色地板。
李丛也无所谓地捡起、顿住,然后后知后觉地流下他人生里稀有的泪水。
那张纸条上是林谷雨漂亮的字迹,那个他念念不忘的人,祝福着他——
“李丛也,谢谢你,祝你前程似锦。”
林谷雨在找寻自己前程时终于寻觅到了自己感兴趣的东西。
于是他在楼芝和林伯恒极力地反对下从金融改学法律。
这是他十九年人生里第一次“不听话”。
不听话的结果很糟糕,但不听话的感受太爽,他第一次感受到自由无畏的向上感,而不再是咬牙切齿地坠地。
有了一次不听话的抉择后,就有了第二次。
当他回国前往上城工作的期间,楼芝和林伯恒企图裹挟他迈入“正常人”的生活。
因为他们发现了他的“不正常”。
林谷雨没有再悲痛父母的歇斯底里,他这一次真正的、脱离了牢笼。
李丛也复读了一年,考上了一所还不错的学校,离桐乡不远,就在上城。
他一边打工一边读金融,毕业后回到桐乡创业办了个厂。
李丛也向来沉默寡言,靠近他的人也不自觉变成不敢多言的样子,都说他是一个不易接近的人。
大学毕业之后他的室友终于没忍住问他,你为什么要回桐乡而不是留在上城,毕竟上城如此繁华,桐乡到底不如这座城市。
李丛也第一次对着别人笑了,还笑得很好看,他说:“桐乡有对他来说很重要的记忆。”
毕业三年后,厂里的生意越来越好,李丛也买下了他的第一辆车,再一年后,他贷款买下了一栋房子。
在他和林谷雨离别后的第七年,他终于有底气拿出那张泛黄的纸张,对着那个号码,在谷雨那天发送了一条短信。
林谷雨不记得自己上一次过生日是什么时候了,好像是小学还是初中?
其实不重要,他在上城工作了两年后被派去了首都,在一个私下氛围轻松的律师里,收到了同事准备的生日惊喜。
是一束花和一个蛋糕。
他确实有些惊讶,因为他已经很久不觉得这个日子有什么特殊了。
不过一如既往的这天下雨了。
回到家后,他把花束插进了一个花瓶,又把剩下的蛋糕放进了冰箱。
手机里收到的短信很多,无非是银行或者移动什么的广告消息,手机自动帮他拦截了很多。
包括一个来自陌生号码的生日祝福短信,同样被拦截在外。
李丛也祝福短信被拦截的第三年,他终于不愿再坐以待毙,开始联系熟人,打探林谷雨的下落。
在爱里太胆小的人就是这样,兜兜转转几年,一点点地试探石沉大海,但却又存着一点点的期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