笔趣阁

91言情>寡夫郎他男人找来了 > 第61章 捉蝴蝶(第2页)

第61章 捉蝴蝶(第2页)

好在李家家主及时发现狼子野心,但此时养狼为患为时已晚。赵家见一口气吞不下李家,扶持另一孙家参与航运,经过一百多年变迁,逐渐形成三家鼎力的局势。

而李家一直成为其他两家眼中钉,苦苦支撑着河帮老大的牌面。可等李润竹爹死后,局势越发危险,李家在两家虎视眈眈下岌岌可危。

赵家发迹后修改过族谱,现在赵家主脉也并非当初李家小姐的血脉。在赵家的刻意遮掩下,随着百年过去,外界很少知道赵李两家这段过往。

李家人内部核心人员知情,但是迫于两家狭迫局面,只能徐徐图之,一口气憋了近百年未得光宗耀祖。

这段恩怨太过隐秘,白微澜并不知情,而他此时面前的赵潜运是赵家三子里最得宠的大儿子。

赵潜运道,“白公子元宵一夜名动商号,眼光独到,不拘于情势而是创造情势。

做生意的都是追着钱屁股后面跑,白公子确做到了让钱追着人屁股后面赶,这份眼光和魄力,实属难得一见天赋过人。”

夸人的话谁不爱听?

但是白微澜只是坐着,肩背靠在背椅上,挺拔中透着点懒散,目光似在认真倾听,但眼里着实没什么热情。

“听说李家主也是在白公子建议下搭上了官家生意,借着这笔生意新官上任三把火整顿内部,树立威信,李家族老前辈才对他另眼相看。”

白微澜道,“不足为道。”

李润竹这个人脑子不聪明,但是有些智慧。

聪明人脑子转弯多,但是李润竹心思沉稳贵在自知。

“久仰白公子大名,今日才……”

白微澜见这个赵潜运一直车轱辘打官腔,耐心耗尽,直截了当道,“不知道赵大公子前来有何贵干。”

赵潜运刚刚只介绍自己是赵府来人,报了姓名,并未说自己是赵府儿子。而刚刚见一面,白微澜就道明了他的身份。

这人居于乡野,但这份心思,可见有意谋划全局,参与生意中来。

赵潜运闻言一顿,端起粗瓷茶杯抿了下,而后笑道,“白公子果然对城内各家商号实力摸得一清二楚。”

白微澜也道,“赵大公子也不妨多让。”

他和李家合作的事情,只有李润竹信的过的人知道,这从赵潜运口中说出来就显得玩味了。

两人打着机锋,四目相对暗藏着较量,只是赵潜运率先移开了那深邃沉沉又兴致缺缺的眼睛。

赵潜运道,“白公子人中龙凤,我赵家也正值用人之际,想必白公子也知道赵家是河帮起家,但名下商铺遍布,各行各业都有涉及。

其中菜油加工销卖,是城内大头,就说遥山村里种的油菜,在收割之际也是村民主动送到铺子来卖。”

“这菜油加工在城内是头一份,但后面县内通路后,想继续扩张至周围州县,甚至将来,沿江整个三十几个州县、渡口码头、都要建立赵家的油仓。”

“我想白公子对现成已有的市场觉得没有挑战,我赵家刚好可以给你提供施展抱负一鸣惊人的机会。”

赵潜运确实比李润竹更适合做生意有脑子,知道如何根据人需求对症下药。

他说的确实令人激动,要是真有个初出茅庐天赋卓绝的青年得此伯乐,一定抓住机遇乘风之上。

但是白微澜仍旧面色不改,只是盯着赵潜运看,摸不透他心里想的什么。

最后看得赵潜运心里没把握,直接开出了待遇。

“在城里挑一套二进门的院子,三个孩子可以入我赵家族学,每月俸禄二十两,年底起底盈利分红一成。”

“多谢好意……”白微澜支着下巴漫不经心道。

赵潜运见白微澜要开口拒绝,抬手打断,“先不忙着拒绝,白公子可再深思酌虑一番。”

白微澜眼里乌沉,微微半眯着,“哦,赵大公子一副胸有成竹的样子,愿闻高见。”

赵潜运见他这样不悦,即使提前了解白微澜的脾性,但也不知道这人竟然可以狂成这样。

不过是一个外地来的破落户,他赵家少东家今日前来已经给足面子,却如此三番五次下他脸面。

张石林和他来往密切,知道他在调查这个人的时候,主动告知了白微澜的情况。这就省去了好些精力,这也是他比旁人先找到白微澜的原因。

果真像张石林说的蓬蒿之子眼高于顶。

即使内心不悦,但赵潜运在赵家主的熏陶培养下,收敛性情的功夫倒是做的一流。

成大事者不拘小意,有才干的年轻人难免心高气傲。

只是这个白微澜竟然比他还要狂傲,心里免不了想要敲打一番。

“我知道白公子和李家已经打上了交道,但做生意最忌什么?不知道白公子知不知道。”

他像是也没期待白微澜能接他话头,自己开口,手指不轻不重的惯性点着红木椅扶靠。

但白微澜家的椅子不是太师椅,只是简单的一个背靠,下面一个凳面。

赵潜运下意识抬手点扶手,手指一顿落空僵在膝盖上,他顿了顿后,直接在自己膝盖上点了几下。

本来想震慑一番的口气,也削弱了气势。

“家父常说,遥山城不大,却能出三个百年基业的家族屹立不倒,全靠外界独善其身,内部抱团护持。”

“最忌讳的就是官商牵扯过密,和官家做生意好处多,但是这也等同于把自己性命交付出去。”

“或许这个道理,对白公子现在来说不太理解,旁人都想沾上官家背景,怎么河帮就极力排斥。”

“这道理都是祖祖辈辈积累下的深刻教训,此时我不拿白公子当外人才告诉,白公子给李润竹指了一条出路,但是同时也是李氏家族几百年来走向衰败的死路。”

大树底下好乘凉,但也寸草不生。

已完结热门小说推荐

最新标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