对小栗儿喊道,“小少爷。”
周围仆人见了之后自是知道怎么开口喊尊称了。
还未到中午,此时院子里外都是自己人。院子大,孩子们跑来跑去到不会撞人。
宴绯雪和李管家交接一些事项,白微澜则是带着孩子们去马房看马。
之前两匹小马驹寄养在马行,前几日才牵回宅子的马厩里。此时听见外面热闹声,小马驹都有些不安的躁动。
“它在甩尾巴。”
“它在嗅我手。”
三个孩子看到马儿开心的溢于言表,一旁竹篮子里放着新鲜的苞谷叶子,小马驹最喜欢吃这个。
孩子们拿着叶子喂,忍不住伸手摸摸马头。
白微澜见孩子们在马厩都能新鲜半天,他还要去招待。他开口道,“等会儿来客人后不要在院子里跑了,也不要兴奋尖叫。”
放鹤嘻嘻哈哈点头,“知道啦,有旁人在咱们都是乖孩子,不会给澜哥丢脸的。”
有放鹤保证,其他两个孩子白微澜是放心的,起身出去了。
白微澜在外院的灶房找到宴绯雪,在院子外就听见他正在和万家两兄弟说话。
白微澜还未进门呢,就闻到了空气中特有的席面香味,这味道还只能万梨做出来。
这一闻,就是满桌热闹烟火的欢庆喜味儿。
万梨做的菜肴味道,可比白微澜吃过那些名厨还要符合他胃口。非说不同,只能说给人的感觉不同。
名厨子的精致菜肴像是艺术雕刻,色香味俱全,但是吃起来也只限定味蕾的满足。但万梨做的,能出吃出万家烟火的味道。
而宴绯雪做的,就是白微澜心中家的味道。
白微澜进去和几人打招呼,只听万梨十分高兴道,“你家的灶房简直我做梦都想要的,比堂屋还大,天窗敞亮,锅碗瓢盆各种刀具一应俱全,堪比酒楼的后厨。”
白微澜进门道,“大点好,有时候孩子们黏人,要是晏晏来灶房,那就热闹了。”
“不过这真是太巧了,你们请的那个烧饭的婆子,住张家对门的,以前我们经常一起买菜。”
“她手艺还挺好的,你们应该很喜欢。”
白微澜自是调查了一番,清楚底细,选的都是手脚麻利老实肯干的老妪。
一个月开的俸禄,完全甩开城里其他人家仆役,一个月三两月钱。
万梨听见这月钱都心动了,想着要是不开酒楼,他也可以找个大户人家给人烧菜。
“哎,灶房有我在,你们两个都忙去吧。”万梨手起刀落,利落的给大鹅开肠破肚。
万杏在一旁打下手,笑着道,“燕哥儿哪有什么要忙的,顶多来宾客的时候和白兄弟在门口接待下。”
宴绯雪见他打趣,自己出了灶房。
确实没有什么要忙的,他几乎就是带着人来了。这个宅子从修葺到各种布置、仆役采买等都是白微澜一手包办的。
这就是房牙说的空手入住吗。
白微澜像是背后灵似的,“看日头要来客人了,咱们去门口吧。”
宾客来的顺序也有讲究,颇有些论辈分论家世和关系亲疏来的。还有中间来的也要避开第三十六位挂人情礼簿,生意人都信这个,觉得不吉利断财路。
先来的客人是李家,李润竹带着他弟弟李止,身后还跟着两个小厮抬着红绸绑着的木箱子。
小厮把礼贴交给唱名的,只听那小厮嗓音洪亮道,“楠木多宝格一对,紫砂茶具一套,翡翠手串一对……”
礼单展了又展,最后长长落下,一旁小厮手疾眼快接住了。
好一会儿后,还没念完,只听那唱名的小厮最后嗓子喊哑了。扯着嗓子最后一口气破音道,“白玉点翠珊瑚珍珠玛瑙玳瑁牛角水晶各式挑簪——各两对!”
这礼单之隆重听得四周看热闹的咂舌,这新邻居什么来路,得城里李家如此亲厚。
李润竹对白微澜两人恭贺乔迁,李润竹笑道,“终于舍得搬城里了,今后找你也不用去乡里踩泥巴了,不过乡野也十分有乐趣。”
白微澜道,“说起来,还多谢李兄派人来主持宴席。”
李润竹见白微澜和他客气起来,浑身都不舒服,连忙带着弟弟进院子了。
之后城里季家和林家都先后到了,礼单也很长,随着唱名响起,热闹的气氛又推向一个高潮。
“这新邻居看着有头有脸的,八成是城里哪家公子自己落府吧。”
“但是这边的宅子都是二进院子,算不得大嘛。”
看热闹的人七嘴八舌议论中,只见巷子里涌来一群村民,那台阶上的主人看见后,还第一次亲自下石阶迎接。
宴绯雪见大伯母带着村里相熟的人家都来了,开口道,“路好找吧。”
刘婶儿带着自己孙子小毛,连忙道,“好找好找,老远就听见炮竹饭香味了。”
她说完打量着雕栏朱漆的宅子,感叹道,“这回真的是见世面咯。”
宴绯雪把村民引进院子,有小厮上来招待,但是村民都有些拘束,宴绯雪便叫放鹤带着招待随便逛逛。
大伯母从袖口里掏出一张红纸,递给宴绯雪,“这都是村里人送的人情,还是朱秀才亲自写的。”
“村子里家家户户都送了,就连裘桂香家里也送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