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帝前面还有五人护着,他一步步后退,眼睁睁看着奕王一步步持剑紧逼。
“皇叔,朕自问待你不薄,你为什么要谋逆,是不是真如仁亲王说的你杀了先皇!”
奕王自然不会与他多费口舌。
直接提剑要斩杀新帝。
他们的仇怨自先皇起就结下不解之仇。
当年他向先皇求赐婚不成,先皇还派人给白家送贺礼。
不仅如此,奕王出征在外六年,出征前曾经嘱咐过亲卫暗地里照顾周相宜。
先皇知晓他动作后,竟然三番五次派人刺杀周相宜。
就是为了避免出现,亲王与富商争女人的皇室丑闻。
后面和北漠最后一年决战的时候,眼见胜利在望,他声名显赫功高盖主,先皇起了猜忌之心亲自御驾亲征。
这一桩桩的事情,周相宜的病逝,点燃了奕王心底对手足的滔天仇恨。
外加上先皇知晓包括周家、文渊侯府等绝大半官员贪墨军饷,竟然没有严惩查办,而是把一个女人推了出去。
后来奕王和先皇争论过。
“做官哪有不贪的,朝廷给的俸禄不够支撑他们锦衣玉食,但朕能给与他们权利去享受,这样百官才能为这江山社稷所用。帝王之术在于制衡,军饷他们自己能解决。”
“再说这些贪官你要朕全部杀光?那这江山不就大乱,还有谁可以用?”
“皇弟,你无心权势,看不懂其中的深奥,想法稚嫩天真些也情有可原。”
从此之后奕王就知道先皇的想法。
他不是看不到贪墨严重民不聊生,他是高高在上的君王,他只要享受至高无上的权利和奢华的日子。
百姓都只是他千千万万的奴仆,日复一日的从他们佝偻的身上榨取银钱粮食,来堆砌他巍峨高耸的权势巅峰。
奕王那时候开始,就联合太傅暗地培养自己选中的官员。送他们去各个州县历练。
天下像来凤州知府刘池礼这样的贪官恶吏数不胜数,他们打压排挤干实事的好官,致使天下乌鸦一般黑,劣币逐步良币。
但奕王他们选的官员,都是如来镜明这般百折不挠具有文人风骨、忧心民生的读书人。
一个来镜明虽然难以改变局面,但是二十几年来,那些蛰伏在暗处的光亮只要奕王振臂一挥,星星之火可以燎原。
莹莹之火也能与日月争辉。
奕王用二十年的时间告诉先皇,只要把贪官杀光,后面还有一批德才兼备的好官可以一展抱负。
……
护龙卫各个武艺精湛,以一敌五勉强能牵制住奕王,新帝倒是缓了口气,开始等待援军。
新帝在一旁看着奕王身手了得,剑刃势如破竹竟然不落下风,他急急开口道,“皇叔,你放下刀剑,朕还能既往不咎。”
“京畿驻守三营二十万大军,他们正在赶来的路上,这场宫变注定失败。”
奕王浑身仇恨似海,他剑刃染血割破一护龙卫的喉咙,鲜血噗溅在新帝眉眼,后者吓得滚在龙塌上直尿裤子。
就在奕王挥着灼热剑光血指新帝时,忽然出现十个功力深厚的暗卫齐齐包围了奕王。
大殿里其他亲卫与护龙卫打的正白热化,无暇分身支援奕王。
而奕王看到这十个暗卫的时候,也提起了精神,这就是传闻中的十二骁卫。
十二人不仅各个功夫了得,还擅长阵法,很快就把奕王困住。
顾凛柏从殿外匆匆前来支援,奕王叫他按下龙塌上的开关去追新帝。
奕王说话间,一个暗卫的毒针飞至,他挽剑击回;但只这个空隙眼前银光迸裂,余光中一把大刀朝他手背袭来。
而他避无可避,左侧方又长剑破空直刺他胸口。
千钧一发之际,只见横梁上飞下的苏刈将奕王提出了包围圈,而后自己加入了十二暗卫的厮杀中。
漫天毒针袭向苏刈,不待奕王说声小心,只见苏刈身如鬼魅,挥动的剑光如瀑,重重叠叠的身影,直直破了阵法。
奕王看得震撼不止,这苏刈身手竟然如此了得。
没一会儿,大殿涌入他们的亲卫,这群像是从血海里厮杀出来的神魔,此时各个目瞪口呆,如奕王一般震惊苏刈的武功。
很快,十二暗卫全部歼灭。
然而,新帝不见了。
皇宫的地下通道有无数条,即使奕王也只弄清楚其中五条派人驻守其出口。
至于新帝会选择哪条洞口,他们也只能赌运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