此前刘昌继位时,她便动过送贺容暄入宫的念头。然刘昌品性乖戾,纵使她贪恋权势富贵,终究难舍母女之情,几番权衡之下方才作罢。
如今天子刘九生人品性情有目共睹,后宫迄今不过一个不中用的婕妤。刘九生事事仰仗丞相,若是贺容暄入宫,后位唾手可得。
她当即将这个想法告知丞相。
贺玄晖出乎意料地反对,如今相府大权在握,如日中天,根本不需要一个傀儡皇后。
他语重心长地告诫贺容暄,一入宫门深似海,与其嫁个无心之人,终日自怨自艾,倒不如寻个知冷知热的良人,安安稳稳度此余生。
上辈子,贺容暄入宫为后,刘九生也的确宠她。但她跋扈惯了,偶尔惹怒了帝王,他也不发火,只是冷着脸去宠幸别的妃子。贺容暄回府来闹,刘九生虽是傀儡,但毕竟是皇上,贺丞相只能耐着性子劝她回宫。
贺玄晖记得,那年冬日,她又一次生气回府,临回宫前,她望着天地间纷纷扬扬的大雪,声音缥缈,“兄长,人人都说皇上宠我,可我知道,他只是忌惮相府罢了。有时候我在想,若我嫁的是平常人家,每次回娘家,日落之前,夫君笑吟吟地来接我回家,那该多好。”
贺容暄觉得兄长的话有理,犹豫了。
然而程氏根本不当回事,她只知道,以相府如今的权势地位,女儿绝世姿容,区区一个皇后,绰绰有余。
很快,群臣上奏立后人选,贺容暄赫然在列。
刘九生召车骑将军的侄子张毅入宫,嘉其搜出彭城王罪证,替祖父平反昭雪。兴致上来,拉着他喝得酩酊大醉,说是此恩情永世难忘,擢为中尉。
祖父复入玉牒,刘九生感楼宗正操持之劳,又兼祭祀大典上,楼宗正秉公直言,力排众议,对其恭敬有加,赏赐金玉器物若干。
朝堂之上,众臣对皇后人选各执一词,围绕着贺容暄与柳棠华谁当立,争论不止。一直争到快下朝,都未能讨论出结果。
此事牵涉相府与自身,刘九生头一回未提前征求贺丞相意见。
金光照过大殿,刘九生霍然起身,朗声道:“昔日吾居陋巷,草堂听风,蓬门闻籁。柳棠华不惧吾贫,与吾共历寒微。尝闻贫贱之交不可忘,糟糠之妻不下堂。若吾忘却旧日夫妻情分,失了恩义,那如何让此前真心助吾的朝臣信服?”
语毕,殿中寂然。
片刻后,楼宗正率先站出,“陛下重情守义,实乃圣君之象。”
张毅紧随其后,几个忠直之臣也跟着拜伏。
楼宗正行事,一贯守礼,他支持立原配为后,也不足为奇。只是,这个张毅,是车骑将军的侄子,车骑将军是贺相的人,他此举倒让众臣一头雾水。
贺留善原也想着,送贺容暄入宫为后。
还是贺玄晖提醒了他,他已位极人臣,掌管朝政大权,若再将女儿强行封后,难免落人口实。
何况以贺容暄脾气,若是为后,难免与新皇起争执,到时免不了要受气。
刘九生朝堂之事多依赖他,如今却铁了心要立刘婕妤为后,若是他强行反对,只怕会适得其反。
最重要的是,柳棠华家世简单。父亲才能平庸,难堪大任。柳桓安虽有才干,但此前受刘昌重用,未央宫前又替刘昌说尽好话,现已降去鸿胪寺。即便柳棠华为后,外戚也难以把持朝政。
贺留善上前,请封柳棠华为后。
月末吉日,凤诏颁下,柳棠华于太庙受玺绶,正位中宫。
消息传至柳府,朱门内外一片欢腾。
鞭炮声中,孙氏被众星拱月般围在正堂,因柳桓安失势而冷清的院落,此刻挤满了道贺的族人,管事捧着各色贺礼鱼贯而入,险些踏破门槛。
柳舜华抽空回了柳府,院中彩棚下高朋满座,廊下都挤满了人,仗势之大,远远超过棠华出嫁之时。
尤其棠华出嫁时那些人,个个换了副面孔,围着孙氏,直叹她好福气。
大堂婶捧着孙氏的手直夸,“我早说芊芊这孩子天庭饱满,珠圆玉润,面相贵重,可不就是凤命。”
有人附和道:“谁说不是呢,去年重阳家宴时,我就瞧她气度不凡。一眼便能看出,不是寻常闺秀能有的。”
孙氏笑道:“我们家芊芊,一看就是个有出息的。她落草那日,您猜怎么着?窗棂上突然停了几只喜鹊,那羽毛在日头底下竟泛着紫光,可不就是紫气东来嘛。”
一旁的芳草忍不住,拼命捂住嘴,生怕自己笑出来。
柳舜华只是静静地听着,眼一瞥,瞧见叔母葛氏挤了进来。
葛氏一改往日的倨傲,低眉顺眼地凑到孙氏跟前,亲手捧着一匹上好的云锦,“这料子是昨儿个新得的,想着这样好的东西,也唯有嫂嫂才配得上。”
孙氏嫁入柳府几十年,往日都是围着葛氏转,头一回被葛氏如此恭维,还恭敬地唤她嫂嫂,仰着头欣然收下。
柳舜华今日来,本是想提醒孙氏,芊芊虽被封为后,但在宫内处境艰难,她在外更要谨言慎行。可看她被众人奉承着,一脸得意,便知再怎么劝都无用。好在上辈子,她并无惹出什么祸端,也就此作罢。
走出后院,柳舜华看到族内两个男丁正低头轻笑。
经过他们身边时,隐约听到几句,“今日大公子又没出来,上次二小姐出嫁他便借口患病。”
“柳桓安得罪了新帝,便是二小姐的亲兄长,也不能再受重用了。”
“兄长,这可是咱们的机会啊……”
柳舜华轻笑一声,朝着柳桓安书房处走去。
贺玄度早已与柳桓安谈过话,等候她多时。
“蓁蓁,时辰不早了,咱们回家吧。”
一出府门,柳舜华并未瞧见马车,只有一匹通体雪白的骏马停在门口。
柳舜华顿住脚步,笑道:“怎么突然想起骑马回去?”
贺玄度翻身上马,向柳舜华伸出手,“春日好,莫负春光。”
晚风吹过,一阵杏花春雨纷纷扬
扬,有几瓣恰好停在他肩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