笔趣阁

91言情>带着冰箱穿到古代嫁病娇首辅+番外 > 第630章(第1页)

第630章(第1页)

而温习的出远门:一套穿在身上的衣裳鞋袜,两套换洗的,哦对了再加上一些银两,没了。

精简的不能再精简!

“三哥,你这日子、是不是有点清苦?”抿了抿唇,温暖暖只想叹气。

芷儿当初有大半车厢的物品,白神医好歹还有随身携带的药粉,“三哥你在外面是不是没有银子来源?”

白术能边逛边治病挣银子,一身医术在手,不带怕的;三哥哪怕带了银子,但是穷家富路,坐吃山空也不行啊,只能精打细算的过日子。

温习笑容安抚:“不苦,我去一处地方,先去私塾教书育人,私塾供应吃食和住宿,每到一处皆是如此。”

安定下来后,用休沐的时间细细打听当地的奇人异事,加以甄别后前去拜访,一路上花费的银两甚少。

听到温习说不苦,且干的也是温家的老本行,温暖暖只想感叹鱼有鱼路虾有虾路,有门手艺在外非但不会饿死还能衣食不愁!

怎么说呢,嗯,知识就是力量吧。

让人上了茶水,她顺口问道:“三哥很喜欢当教书夫子?”

温习拎着茶盖拨弄着杯中的茶叶,闻言顿了一下,轻道:“只是看过太多困苦,深感不易,只是一人之力毕竟有限,想着以此之身,尽一份绵薄之力罢。”

“三哥是想所教之人都科举吗?过上人上人的生活?”

温习摇头,嗓音温和:“倒也不是,中举的人只是凤毛麟角,亦不可能人人皆过上人上人的日子。

我只是想让那些上不起官学的寻常人家孩子,也能识字,以后出门讨生活不用吃不识字的亏。”

听到不是走科考的路子,温暖暖觉得简单多了。

这不就是她在庄子上开办‘扫盲班’的初衷么?

想不到三哥和她一样意识到读书识字的重要性!

“一个人的精力时间是有限,但是教书育人这事完全不必亲力亲为呀,凌国有九州,每个州下面有十几个郡,每个郡下面又有十多个县,完全可以在首府每年招收学子,这些学子又不能个个考中。

落选的学子分散到各个郡中,一边教书育人一边科考,而他们教出的学子亦是相同,再分散到下面的各个县里。

首府和郡城有官学,有些富裕的县亦有官学,官学束脩贵,是有钱人家子弟首选,而这些私塾,束脩便宜,尽量让当地寻常普通人家孩子识字,以后出门讨生活或者跑买卖也不会吃了不识字的亏。

如此往复,过个十多年,差不多能将私塾开到各州各地,三哥,你觉得怎样?”

就是华国她外婆那一辈的‘扫盲班’呀,不以科考为重,主要是为了底层人识字。

我可能要让娘失望了

原本拎着茶盖拨弄茶叶的温习顺势放下茶盖,清浅的眸色消散了些,抬眼朝自家小妹看去。

他这些年在外面,一来找帮小妹回来的方法,二在私塾教书的同时也会关注当地的情况,六年来历经九州中六七州。

小妹说的在理,他也并不是不动脑不用心思考之人,之前曾考虑过小妹说的这种,只是其中有一个最重要的环节,没法解决一切都是纸上谈兵,无法实现。

“小妹,各地未曾中举的落榜之人很多,扣除被官老爷富商请到府上当夫子的人,余下的也不少,他们其中多数人开私塾当夫子。

只是,他们开的私塾束脩亦不低,对于寻常百姓人家来说举全家之力供养一个读书人尚且艰难。

可实情如此,三哥想过,哪怕温家建立私塾,收取低廉的束脩,但先要有土地建屋舍、有人洒扫、有人煮饭,需要的银钱太多,温家根本没这个能力。”

他不会因为自己想要做的事而去掏空温家的家底,让爹娘兄长嫂子跟着过清贫的日子,他要做、想做的事,尽自己的能力去做就是。

朝廷国库空虚,官学已是极限,不在意也没银钱去在意这些寻常百姓人家孩子是否识字。

温暖暖安静的听着。

教育一向是投入最大的行业,而且最最关键的是它不挣钱啊。

不像开医馆当大夫,受人尊敬的同时挣银子。

有银子进账,医馆就能源源不断的开到全国各地,而私塾占地面积大,买地是一笔巨额开销——以往她经常看到影视剧中古代卖身葬父的情节,那时候还在想,随便找个地挖个坑埋了不就行了?

后来知道不行,因为乱埋的话,土地的主人说不定就来刨起扔了,没法祭奠不说,那可真是死后也不得安宁,没法入土为安对他们来说是很重要的事!

所以在这儿,有块属于自己的土地蛮重要的。

重要等于不便宜。

还得建造房屋,投入比医馆大多了,收益却看不到!简直就是个无底洞,再丰厚的家底也不行呀。

温习见小妹有在认真听,将他其它的想法也一并说出:“私塾夫子注重作诗作赋书写文章,这些没十年八载根本不行,笔墨纸砚以及长达数年的读书时间,对于寻常百姓人家来说负担不起不说,也没实际用处。

不是三哥势利眼,而是三哥觉得只够温饱或者勉强够温饱人家的孩子,识字以实用为主,他们识字会写即可,无需会作诗作赋写文章。

以及礼、乐、射、御、书、数这六艺中,三哥认为其余五者可不学,但数最重要,识字会写加上会算术,出门在外和做个小本生意皆用得上。”

温暖暖小鸡啄米似的点头!

她三哥真好,外表看起来闲云野鹤般悠然出尘,像是不食人间烟火一样,结果想法如此的接地气!

已完结热门小说推荐

最新标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