太后和皇后在时茜、常玉公主、如雪等带领下来到了皇帝等人在游戏阵法里落脚的山洞前。
此刻,皇帝正与那些进入狩猎游戏阵法的大臣们以及来自东莞的唐王还有其他各国的使臣一同等候在洞口处。
当皇帝远远地望见坐在肩舆之上的太后时,立刻快步向前迎去。
太后见到儿子朝着自己走来,连忙喝令抬着她前行的金吾卫士停下步伐,并示意将肩舆缓缓放落于地面。
跟随着太后身边侍奉的那位老嬷嬷眼见太后乘坐的肩舆已然停稳,急忙迈步上前想要扶住太后以便其安全地下肩舆。
然而就在这时,皇帝轻轻摆了摆手,示意嬷嬷暂且退后一步,然后亲自伸出手去扶住了肩舆上的母亲——太后娘娘。
太后在皇帝小心翼翼的搀扶下稳稳地走下了肩舆,待到双脚着地站稳之后,太后抬起头来凝视着眼前的皇帝,脸上满是宠溺和慈祥之色,轻声笑道:皇帝,你怎么出来了?吾之前特意叮嘱过不要惊扰到你,难道他们没有把话带到么?(题外话,写到这里时,心里突然萌生了一个问题,就是太后在皇帝面前的自称,还有皇帝在太后面前的自称是什么?
在影视剧里,看到太后在皇帝面前自称哀家,感觉特别奇怪。又说不上来,所以在写之前特意去搜索看了一下。
太后在皇上面前通常自称?“我”或“吾”?,在正式文书或特定场合下也可能使用“予”。这一称谓在历史文献中有明确记载,例如《史记》中吕太后自称“我”,《魏书》中北魏胡太后自称“吾”,宋代皇太后在制令中自称“予”。
而皇帝在太后面前会自称儿臣以示尊重和孝道。
皇帝面带微笑地看着太后,轻声回应道:“母后您要过来,身为人子,儿臣又岂能不出来迎接母亲您呢?
所幸他们机敏懂事,及时将此事告知于朕,没让儿臣蒙在鼓里,不然若是因此而怠慢了母后,那他们可真是罪该万死了。
如此一来,朕定会狠狠地处罚他们,因为他们让朕成了那不孝子。”
太后听闻此言,脸上露出欣慰之色,太后觉得儿子这番话并非虚情假意。
从皇帝真挚的眼神和诚恳的语气中,太后感受到了儿子对自己深深的敬爱之情。
这种亲情的流露令太后倍感温暖,同时也明白了自己在儿子心目中的地位举足轻重、无可替代。
随着太后的年纪越来越大,太后不禁在心中暗自感叹年华老去。
如今的太后时常担忧儿子会对她心生厌倦,毕竟贵为一国之君的儿子身份显赫非凡,绝非普通人可比。
尽管儿子向来孝顺有加,每天都会抽空前往寿康宫探望自己,但作为皇帝,政务繁忙,分身乏术,难以时刻陪伴在自己身旁与之闲话家常。
在一天里太后独处的时间最多,为此每当日落西山,夜幕降临之际,太后独自一人坐在空旷的宫殿之中,心中便涌起一股无尽的寂寞和空虚感。
漫漫长夜,太后还是妃子时是盼望等待身为皇帝的夫君能来看自己,而如今成为太后,她又只能默默祈祷着上天保佑儿子平安无事,并期待着下一次与儿子相聚的时刻早日到来,这后宫的日子实在无趣。
好在,如今在上京城有“醉红尘”这么一个地方,在醉红尘这里设有各种奇妙的阵法游戏。
在这个充满奇幻色彩的阵法游戏世界里,人们能够摆脱现实中的身份束缚,尽情体验不同角色带来的别样生活。
在这里,身为太后的自己,可以放下尊贵与威严,化身为平凡富户家中和蔼可亲的老祖母;或者摇身一变成为风烛残年、饱经沧桑的老者;甚至能够重返青涩懵懂的少女时代,感受那份纯真无邪和青春活力。
当然,除了这些,还有更多令人心驰神往的选择:既可以扮演十指不沾阳春水的柔弱大小姐,享受被呵护备至的甜蜜滋味;又能化身为驰骋疆场、威震天下的巾帼英雄——女将军,展现出英勇无畏的飒爽英姿,还可以成为女侠,仗剑走天涯。
即便不想玩阵法游戏,在“醉红尘”内欣赏戏剧表演同样别有一番风味。
相较于往昔所观之剧,醉红尘此处的剧目更具魅力。
剧本精妙绝伦,演员们的演技精湛无比,而最为关键之处在于舞台布景仿若真实场景般逼真。
这一切使得观众仿佛置身于剧情之中,难以自拔,仿佛眼前所见并非虚构的演出,而是活生生生的故事。
无论是表演者还是观赏者,都会产生一种错觉,似乎他们已不再仅仅是局外人,而是融入到这场精彩纷呈的大戏当中,成为不可或缺的一员。
此时此刻,众人不禁慨叹:人生恰似一场戏,而戏亦如同人生一般变幻莫测啊!。
太后收回思绪,这时皇帝在观察太后一切如常后,心下便安定了。原来皇帝还担心,太后年岁大了,而进入狩猎阵法游戏的方式过于刺激,所以皇帝很担心太后会受不了这种刺激。
本小章还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后面精彩内容!
但泡了温泉,感受到温泉好处的皇帝,太想让自己的母亲——太后也过来泡一泡温泉了。
所以,皇帝经过一晚的深思熟虑,还是派人回宫告知了太后此事,让太后进入狩猎阵法游戏,来泡温泉。
皇帝从头到尾也没有打算让太后,通过跳下悬崖这种方式进入狩猎阵法游戏,而是想了更为稳妥的方法,就是让金吾卫把太后背下来。
皇帝见太后没事了,便开始像个孩子一样向母亲炫耀起来,道:“昨夜,咱们现在站的地方都是狼……”皇帝把昨夜狼群夜袭的游戏绘声绘色的讲给太后听,太后听的很入神,总能在恰当的时候夸一夸皇帝,大大满足了皇帝讲述此事的愉快心情。
在皇帝的讲述中:昨夜,夜幕笼罩,万籁俱寂。狼群悄无声息地包围了皇帝他们落脚的这个山洞。
狼它们的眼睛闪烁着贪婪的光芒,口中出低沉的咆哮声,仿佛在宣告着它们的饥饿和凶残。
狼群逐渐靠近,它们的身影在黑暗中若隐若现,让人毛骨悚然。皇帝和侍卫们紧紧握着武器,紧张地注视着狼群的一举一动。
突然,狼群动了攻击。它们如潮水般涌入山洞,锋利的爪子和尖锐的牙齿闪烁着寒光。皇帝和侍卫们毫不畏惧,与狼群展开了一场惊心动魄的搏斗。
狼的嚎叫声和人的呼喊声交织在一起,响彻整个山林。鲜血染红了地面,空气中弥漫着浓烈的血腥气息。
皇帝挥舞着手中的长剑,奋力斩杀着靠近的狼群。侍卫们则用弓箭和盾牌保护着皇帝的安全。
在这场激烈的战斗中,皇帝展现出了非凡的勇气和智慧。他巧妙地运用战术,指挥着侍卫们与狼群周旋。经过一番苦战,皇帝和侍卫们终于击退了狼群的袭击,守住了山洞。
面对皇帝完全偏离真相的叙述,众人皆选择沉默不语,彼此间仿佛达成了一种心照不宣的共识:谁也不敢轻易开口提出疑问或反驳。
尽管皇帝所言与实际情况大相径庭,但在场诸人中并无一人愚蠢到在此刻去和皇帝一较高下,争论是非曲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