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357章
皇宫,谨身殿。
殿内灯火通明,朱元璋正披阅着奏章,眉头微锁。殿外传来急促的脚步声和隐约的哭泣声,他抬起头,眼中闪过一丝不悦。
“陛下!陛下您要为臣妾做主啊!”吕氏几乎是跌跌撞撞地冲了进来,发髻有些散乱,脸上泪痕交错,哪里还有平日太子妃的端庄仪态。
她扑倒在地,哭声凄厉:“陛下!潭王他。。。。。。他带坏了太子爷啊!他竟然怂恿太子爷去了。。。。。。去了那春花楼!那是什么地方啊!污秽不堪!传出去,太子爷的颜面何存?皇家的体面何存啊!”
朱元璋放下手中的朱笔,面沉似水地看着跪在地上哭诉的吕氏。他没有立刻发怒,眼神却锐利如刀,仿佛要将吕氏的心思看穿。
“哦?”朱元璋的声音听不出喜怒,“老八带着太子去了春花楼?”
吕氏以为朱元璋动怒,连忙添油加醋:“是啊陛下!臣妾亲眼所见!那潭王府的人刚从海西回来,得了好大一笔钱财,就带着太子爷去那种地方挥霍!寻欢作乐!这。。。。。。这简直是无德失德!带坏储君啊陛下!”
她一边哭诉,一边偷偷观察朱元璋的脸色,期待着皇帝的雷霆之怒降临到朱梓头上。
然而,朱元璋接下来的话却让她如遭雷击。
“够了!”朱元璋猛地一拍桌案,发出沉闷的响声,震得吕氏浑身一颤,哭声也戛然而止。
“你一个妇道人家,不好好在东宫待着,跑去春花楼做什么?!”朱元璋厉声呵斥,眼中怒火升腾,却不是对着朱梓或朱标,而是直指吕氏,“太子是储君,他要去哪里,自有他的考量!他与兄弟饮宴,轮得到你来置喙?!”
吕氏被骂懵了,一时忘了哭泣,抬头愕然地看着朱元璋:“陛下,臣妾。。。。。。臣妾是担心太子爷。。。。。。”
“担心?”朱元璋冷笑一声,“我看你是闲得发慌!该你管的你不管,不该你管的,你什么都要插一手!东宫让你操持,你就管好东宫的规矩!太子妃的仪态呢?跑到那种地方撒泼,大呼小叫,皇家的脸面都被你丢尽了!”
吕氏被骂得面红耳赤,羞愤交加,眼泪又涌了上来,却不敢再放声大哭,只能低声啜泣:“臣妾。。。。。。臣妾只是。。。。。。”
“只是什么?”朱元璋打断她,语气严厉,“你身为太子妃,首要的职责是辅佐太子,管教好允炆!而不是整日盯着旁人,搬弄是非!”
他站起身,踱了两步,目光冷冽地扫过吕氏:“老八带回多少钱财,那是他的本事,也是咱默许的!太子与他兄弟情深,偶尔小聚,有何不可?倒是你,心思狭隘,容不下人!成天想着那些蝇营狗苟之事,像什么样子!”
朱元璋指着殿门,毫不留情地喝道:“给咱滚回去!好好反省反省!从今日起,你给咱老老实实待在东宫,教导允炆读书习字,其他的事情,少给咱瞎操心!再敢无风起浪,休怪咱不念情分!”
吕氏彻底傻眼了,她本以为能借此扳倒朱梓,至少也能让朱元璋申斥太子,谁知竟引火烧身,被劈头盖脸地痛骂一顿。她又惊又怕,又觉得无比屈辱,脸上火辣辣的,仿佛被当众扇了无数个耳光。
“是。。。。。。臣妾知错。。。。。。”吕氏颤抖着应了一声,狼狈地从地上爬起来,不敢再多说一个字,在内侍们强忍着异样的目光中,跌跌撞撞地退出了谨身殿。
殿外的冷风一吹,吕氏才回过神来,屈辱和愤怒如同潮水般将她淹没。她攥紧了拳头,指甲深深嵌进掌心,眼中燃烧着怨毒的火焰。
回到东宫,吕氏再也忍不住,扑在榻上放声大哭起来,哭声中充满了委屈和不甘。宫女们战战兢兢地站在一旁,大气也不敢出。
过了许久,一个清朗的少年声音响起:“母妃,您这是怎么了?谁惹您生气了?”
正是皇太孙朱允炆。他刚下课,听闻母妃哭着从谨身殿回来,便匆匆赶来。
吕氏抬起泪眼朦胧的脸,看到自己视若珍宝的儿子,委屈更是涌上心头,一把拉住朱允炆的手,哭诉道:“允炆!你父皇。。。。。。你皇爷爷他。。。。。。他偏心啊!”
她哽咽着,将方才在谨身殿受到的训斥,以及她认为朱梓怂恿太子去青楼的事情,添油加醋地哭诉了一遍,着重强调了朱元璋对朱梓的“袒护”和对她的“苛责”。
“。。。。。。你皇爷爷竟然为了那个老八,如此训斥我!还让我不要管你父王的事!这东宫难道不是我的家吗?你父王难道不是我的夫君吗?他被那起子小人带坏了,我难道不该管吗?”
朱允炆静静地听着,稚嫩的脸上渐渐笼上了一层与其年龄不符的阴沉。他轻轻拍着吕氏的后背,安慰道:“母妃莫哭,皇爷爷或许只是一时气话。父王也是,想必只是一时糊涂。”
他顿了顿,眼中闪过一丝冷光,声音压低了几分:“至于八叔。。。。。。母妃放心,他如今得势,不过是仗着皇爷爷的几分看重罢了。他还能风光几时?等将来。。。。。。等将来孙儿登临大宝,定要好好整顿这些藩王,削夺他们的权势!到时候,看他还如何嚣张!今日母妃所受的委屈,将来儿子一定加倍为您讨回来!”
吕氏听到儿子这番话,哭声渐止,眼中露出一丝希冀。她紧紧抓住朱允炆的手,仿佛抓住了未来的依靠:“好孩子,母妃没白疼你!你可要记住今天的话!那些瞧不起我们母子的人,将来都要他们好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