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部分是觉得这俩小的,包括去参军的小南,从小便懂事的让人心疼。
还有一部分的担心,农村人谁敢请保姆,这和以前的地主家有啥子区别,万一突然回到以前,老儿子一家在因为这个事给划分到地主做派,那可该怎么办。
是以,老两口赶紧制止住老儿子这种想法。
宁愿他们去饭店吃,多花些钱,也不能请保姆。
老两口虽然有些意动,也没有立刻答应。
毕竟家里还有这一摊子呢,有猪有鸡有羊。
这些事在林老四眼里根本不是事,都宰吃不就得了,地给老大家或者老二家帮忙种,相信他们两家都非常乐意。
他也知道,得慢慢来,老两口毕竟在这生活了一辈子过惯了现在的生活,乍一说要去一个新的地方去生活,接受起来没有这么快。
不过,没关系,他可以慢慢劝说,反正要年后才走呢。
李春杏把带去老宅的的东西给收拾好,一家人一起去了老宅。
林大伯娘林二伯娘正凑一起谈论四房回来的事。
家里人也都知道老四两口子是坐飞机回来的。
像林大伯娘林二伯娘都是过日子仔细惯了的人,听闻老四两口子有火车不坐,偏偏花了大价钱去坐什么飞机,她们两个非常不理解。
明明可以花钱更少的方式回家,偏偏花这么多钱,两个人这一趟就要花掉一百块钱,也太不会过日子了。
就这么大手大脚的,积攒多少家业才能够他们挥霍啊。
尤其是林二伯娘,秋收后刚盖了一进院子,里里外外花了有小二百,直接把家里的存款给花掉了一半。
可把林二伯娘给心疼坏了。
林二伯娘有每天晚上数钱的习惯,以前每天数完可高兴了。
现在存款直接少了一半,数完钱的心情都没以前好。
好在那钱也没被乱花掉,而是用在正经处,盖了一进院子,想到过完年要搬到宽敞明亮的新房,孩子们都可以有自己独立的房间,林二伯娘心情才好些。
林西西他们一行人走小路回的老宅。
突然听到从一处人家那传来一声喊声:
“林效东,林效西你们野哪去了,快给老娘滚回来吃饭。”
之后不知道从哪里窜出来两个小子,一个大约六七岁,一个约四五岁,一阵风似的跑回刚才出声的家里。
林西西和林东头皮一紧,刚才猛地一听,还以为是在叫他们。
林老头林老太知道这是怎么回事。
原来是村里人看四房的林东林南林西西他们三个,两个考上名校的,一个去参军的,都觉得他们是村里这年轻一辈中最出色的孩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