哈哈哈。
这奖励真是越来越深得我心。
石青青心道。
蟹笼很逆天,但是无法一笼多用。
鱼类和虾还有贝壳等七七八八的都会被它排斥在外,可是螃蟹都会着魔的前赴后继,石青青查好资料定位到相对应的海域,每次都是盆满钵满。
一半存一半卖,七月的时候,石青青算了一下,把家里所有的外债都还完了。
说是外债其实就是信用社的。
无债一身轻,这一趟还认识了一个信用社的工作人员莎莎。
她打扮洋气,长相是年长者都很喜欢的那种,又时髦又大气的给人第一印象都不错。
之前给石青青推荐过什么存储计划,石青青没心动也没投,但莎莎还是保持了一定频率的联系。
今年中秋银行会做活动,有可以白嫖的月饼。
徐心怡也认识莎莎,就拉着石青青一起存,三人还一起吃过饭。
不过石青青始终保持一种清醒,就是不相信有人能掌握捡钱的活计还到处拉不相干的人分享。
七月底,郭玉梅来了电话,说跟吴少彻底分了。
不过她也趁机咬下来吴少一块肉,准备带着马上要分的钱去南下了。
临行前给元宝包了两千的红包,说不管怎么说元宝那天差点遇到危险都是和她有关联,这一点她一直很愧疚。
石青青接下了,郭玉梅临行前她去送了点吃的。
郭玉梅上车后打开包裹,现里面有一个一样的信封。
这章没有结束,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可里面却是三千块。
连同之前那次她给的红包,加起来一起退回来了。
一张纸条写,穷家富路,等你达了再大方不迟,好好照顾自己。
人来人往的车上,郭玉梅捂着脸弯腰哭了起来。
她的离开,似乎让石青青多了一份惆怅。
又似乎没带来什么生活上的影响。
倒是市里面开始流行起了什么早教,什么培训机构,层出不穷的。
少年宫、艺术培训班跟打擂台一样,五花八门的宣传到处都是。
徐心怡心动了,想把两个闹腾的孩子送去。
石青青陪着跑了一趟,看看实地情况。
结果去的第一家,地方简陋。
去的第二家,有个阿姨用脚踹开一个爬到脚边的孩子。
虽然不是什么大力度,但是当妈的人看了心里总是不舒服的。
徐心怡说真是不靠谱。
结果第三家又干净卫生老师们年轻漂亮专业,阿姨们也慈眉善目的。
结果一看价格。
一个月三千。
这钱,哪怕对于徐心怡这不愁吃喝的家庭来说,也是一笔不小的数额,而且双休日是关门的。
学的是音乐系统结合一点数学和手工的外教体系。
叫什么尔夫的。
徐心怡是有点心动来着,再加八百孩子享受科学食谱下的一餐两点。
说是六个月以上的宝宝就可以入班,最高年龄是三岁。
但是管理员建议一岁再入比较合适。
主要是孩子能坐能动,基本能根据人说的话做出反应就可以了。
再小一点的孩子是需要妈妈的陪伴和抚触的,太小送过去容易出现焦虑分离的情况。
管理人员还在介绍:“我们的总部在京城,九八年的时候就开了第一家早教中心,论权威和专业性,我们目前是国内数一数二的。”
喜欢九零小夫妻的渔民生活请大家收藏:dududu九零小夫妻的渔民生活小说网更新度全网最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