笔趣阁

91言情>来自未来的我爱你 > 第一百三十一章 外篇25(第1页)

第一百三十一章 外篇25(第1页)

“怎么知道的?”

“那天和小峰聊天,他说酷雅的客户谈崩了,我想反正死马当活马医,就又丢了个新方案过去。”冯晖胸有成竹的说。

黄陵华也不做声,问王小峰:“有这回事么?”

“没有。”王小峰连连摇头,“我没和冯晖聊过酷雅的事情。”

“哎!你怎么忘了!”冯晖提高声调,这也是他事先就拟定的方案,“明明是前天跟我说的么,就在办公室快下班的时候啊,你说酷雅的谈判已经破裂了,我说要不我试试,你还说爱试不试呢。”

冯晖整套说辞编排的很完整,听着就像是真的,因为大家都知道王小峰热爱聊天,常常口无遮拦。而酷雅那边的业务确实是谈崩了,这时候冯晖接受,一点毛病都没有。

“胡说八道!”黄陵华突然震怒,点着冯晖的鼻子斥道,“平时看你冯晖做人很老实,怎么也会干这种背后下绊子的勾当!”

“我没有啊。。。。。。”冯晖感觉事情有变,顿时紧张起来,“黄副总您听我解释,这的确是。”

“的确什么?”黄陵华更是愤然,“王小峰根本不可能和你谈酷雅的事情,因为那边的单子前天就已经签了,对方昨天就把钱打进我们账号。一个成交的业务,他怎么会跟你说谈崩了?还让你跟进?”

“签了?”冯晖陡然一震,下意识的去看蒋怡,可蒋怡也是惊讶万分。

“你说!到底怎么回事!!”

“我以为。。。以为。。。。。。”冯晖犹如坠进了冰窟窿,百口莫辩,四肢瘫软在椅子上。

“以为什么?”黄陵华的怒火越来越炽热,“一张都签下的单子,你居然还发方案给对方,而且价格比公司规定的底线还要低五个百分点。你想干什么?谁给你的权利?你要挑战公司的销售制度么?”

冯晖张大了嘴,却连一个字都说不出来,他当然知道自己是掉入了陷阱,可这个陷阱是怎么形成的,究竟如何到这一步,冯晖却没有想明白。

老拉扶震怒的黄陵华坐下,黑着脸说:“酷雅的客户接到冯晖的方案大为光火,认为我们公司的业务员有欺诈行为,强烈要求我们把五个点的费用还给他们,否则就要闹上总公司去。为了息事宁人,鲜总和黄总已经同意退回五个点的费用,这张单子对我们而言,不止是没得赚,还严重损害了公司的形象。”

众人目光都集中在冯晖身上,大家都是做销售的,明白公司价格底线是一条不能动的红线,就算上千万的单子都没退让过,冯晖究竟哪里来的胆量,敢随便让出五个点。这时候,冯晖自然不敢把肚子里的小九九说出来。

“宣布一个处分,冯晖严重违反公司销售制度,人事部会发警告信给他。为了惩戒,还要扣除冯晖这个月总业绩的20%,扣除部分将不计入三个月累积销售额。”老拉把一张盖章的文件拍在面前。

冯晖满头冷汗,连喘气都是发颤的,接下来的例会讲了些什么,他连一个字都没有听见。

这种头脑发懵的状态,一直持续到整个会议结束,冯晖这才抬头,刚好看到王小峰慢悠悠的收拾着文件,准备走出去。

“酷雅的单子真的签了?”冯晖突然问。

“签了啊。”王小峰一脸茫然,“那天我还和蒋怡说过这事情呢,他还叫着要我请客。冯晖啊,你到底哪听说业务谈崩的,不是做恶梦了吧。”

冯晖突然一口气闷在胸口,眼前一黑,半天都喘不过气来,等眼前再能视物,偌大个办公室,已经空无一人。

章后疑问:王小峰为什么要出手对付冯晖?

解答:王小峰是个表面糊涂实际精明的人,他这次出手也是被迫无奈。冯晖利用蒋怡这个耳报神在办公室里打转,不管王小峰做什么都会落进别人的眼里,虽然这次冯晖打击的是林丛,可下次就可能落到王小峰头上。

所以王小峰率先出手,狠狠惩治冯晖,也灭掉蒋怡这个耳报神,这其实是一种警告,让冯晖不敢再对王小峰用同类手段。

+++++

做得多不如做得对

职场潜规则第十条:做事做的好,干活干到老。

在职场上,是不是事情做的越多越好呢?许多人都是这么想的,几乎和偷懒耍滑的人一样多。但不出意外的话,这两种人都很难在职场成功。

你要先弄明白一个道理,在职场上,多劳不一定多得,做得多不如做得对。

1、做错误的事情,做的越多错的越多

努力工作的第一个误区,就是死钻牛角尖。有些人做事情很执着,不撞南墙不回头,甚至别人告诉他这事情错了,还不知悔改。

当然,这么偏执的人往往在研究工作上获得成功。但是在职场上,可以获得巨大成功的人都是圆滑和变通的。

并不是说偏执的人不好,如果你性格固执难以转圜,我建议你做些研究性的工作,而不要在职场上浪费时间了。

偏执的人很容易钻入一个牛角尖,当他做不通一件事情时,会持续不断的去尝试,一次又一次的去做。

他几乎不会想到,一件错误的事情,就算重复一万次那还是错的,而且错误会越积累越大,直至无法收拾。

你重复做错事,最后结果变成对的概率极小极小,而你因滚雪球般的错误而在职场失败的可能性却很大很大。

职场并不是个坚持自我的地方,这和搞艺术、做研究完全不同。职场的重点不在于你坚持什么,而在于你怎么处理各种关系。

当上司说你错了,那你就是错了,不要争辩,停止在做的事情。当超过两个同事说你做错了,你一样停下。

明白么?问题并不在于事情的对错,问题在于你能不能承担这个错误的结果。

你不听人们劝告继续下去,如果你对了,只会遭人嫉恨,一旦你错了,这个结果将难以承受。

已完结热门小说推荐

最新标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