笔趣阁

91言情>来自未来的我爱你 > 第一百六十三章 外篇57(第1页)

第一百六十三章 外篇57(第1页)

后退才是进攻

职场潜规则第二十条:要叫一个人灭亡,就先让他疯狂。

在古装电视剧里,我们通常会听到某种评价,叫“老成谋国”。这一般是做皇帝的夸奖手下的大臣,而这个大臣必然受了些委屈,而做了些隐忍。

老成谋国四个字,听起来以谋为主,而实际上真正的主体,却是“老成”。何为老成,只有一个字,那就是“忍”。

绝大部分的职场新人,都听不得忍这个字,而这就是你为什么不够老练的原因。

对某些人来说,忍似乎是乌龟做法,把所有的委屈都吞进肚子里,这远远没有愤然斗争来的鼓舞人心。

但正如我一向告诉你的那样,斗争不是职场的主题,而忍让才是。

关于忍让,有两个例子很有名。

A事例:孔子去向老子求教,老子张嘴给孔子看,问道:“你觉得我牙怎么样?”孔子说:“已经掉光了。”老子又问:“舌头怎么样?”孔子说:“舌头很好。”老子闭上嘴,再不说话。后来弟子们问孔子:“这个老子也没什么本事。”孔子却说:“这是真正的圣人,他告诉我们坚硬的东西容易断折而只有柔软的才会永固。所以他的牙齿已经掉光,舌头却一直都在。”

B事例:山上崩落很多巨石掉在溪流里,溪水只能绕着巨石而走,看起来溪水拿巨石完全没办法,但千百年过去后,当初的巨石却风化剥落,被溪流持续冲刷,最后变成了一颗颗的鹅卵石。

这两个事例,相信大家都看到过,通常是人们用来教育我们,要我们柔软和忍让,不要去跟别人硬碰硬。

但是,我很讨厌这样的例子,就像是我们以往受的教育那样,这只是教人成为社会的某个组件,而不是把真相说出来。

这两个事例所说的柔软忍让,其实只是要大家这么去做,但达成的结果却是被动的。譬如每个人都不可能象老子那么长寿,要是你在牙齿掉光前就死了,那么舌头的柔软还有意义么?再譬如事例B中,更多的巨石掉下来,把溪水彻底的截断,让它干涸,那还能有鹅卵石的出现么?

这种事例,就是中国一向来的教育方式,劝诫而不教你真正的方法。要你忍让,而不告诉你忍让的方法。

而我要告诉你的,则是一种技巧,一种手段。这种方法叫做忍让,而却不是如别人所说的毫无目的的忍,是一种控制,把整个事态的发展和结果都控制在自己的手里。

1、忍让不是退缩,而是控制。

许多人都以为,忍让就是退缩,就是害怕,就是逃跑。这个想法大错特错,脑子有这个思路的人,你们犯了从众的毛病,别人都这么说,你也以为这是真的。

有的人退缩、害怕、逃跑,就把自己的做法叫做忍让。然后退缩就是退缩,害怕就是害怕,和忍让有什么关系。

我可以给你们一个定律:“忍让不是退缩,而是控制。”

在打仗的时候,逃跑和战略转移有什么区别?有的人说其实没区别,不过是军队说的好听而已。其实两者有很大的区别。

逃跑那是溃散,是没有办法控制的,是大家各奔东西,你不晓得他们去哪里,你也没法子再管住,所以逃跑可以说一溃千里。

而战略转移却是有意图的撤退,甚至是故意而为之,因为占据上风的人有一种思路,那就是“宜将剩勇追穷寇”,一定要追到底把人杀到干干净净才算完。

而这种思路,恰恰是可以利用的。因为你在前面引路,进攻的人其实是被你牵着鼻子走,你去哪里他就去哪里,既然如此,难道你不能把他引到陷阱里去么?

现在明白忍让为什么是控制了么?

真正的职场高手,在任何时候都不会害怕,更不会退缩,他只是在自己的限度里忍让,并且用这种方法,让对手去做自己想让他做的事情。

这是很高明的控制术。对手觉得自己大获全胜,正在奋勇追击,而其实他走的每一条路甚至是每一步都是别人特意留给他的,他也只有这么一条路可以走。

用忍让来做控制,关键是结果。

也就是说,你不能象老子那样等待牙齿掉落而夸奖舌头的妙处,你必须从一开始就有明确的目的。你知道自己只能忍让到哪一步,而到这一步时,对手会犯什么错误,你就可以反击了。

很多人在单位里也是委曲求全,处处忍让,但却没有获得好的结果,他们犯的错误就是把忍让当成了一种目的。

但实际上,这只是种手段,你必须有明确的目的才可以用。而另一个必然是,在忍让的尽头是反击,如果你没有反击的时间表。那这就是退缩和逃避,而不是我们所说的忍让。

一个完整的忍让流程应该是这样的:计划,忍耐,反击,事先目的。缺一不可。

2、要让人灭亡,先让人疯狂

如上这句话应该很有名。一个真正的忍让术高手,应该以此为座右铭。因为每个对手在胜利的时候,多少都会被冲昏头脑。而这才是人们的机会。

忍让为什么会成为中国文化中一个重要组成部分,甚至变成儒家生存术的核心,因为中国人比欧洲乃至于全世界人都要早的发现,人有在胜利时得意忘形的缺陷。

而更可怕的是,这种缺陷不分种族、年纪甚至智慧,在每个人身上都存在,是不可避免的。

英雄如曹操,率领大军横扫半个中国,最后却得意忘形,栽在了赤壁。勇猛如拿破仑,几乎统一了欧洲,最后却得意忘形陷入俄国这个泥潭。忠心如岳飞,率领岳家军收服失地,最后得意忘形说出“迎回二圣”这样政坛大忌的话最后死于非命。

我们英雄不如曹操,勇猛不如拿破仑,智慧不如诸葛亮,忠心不如岳飞,我们每个人,所有的人都会有得意忘形的那天,如果今天没有,那是你的成功还不够,这是所有人都不可能克服的缺陷。

我们的老祖宗发觉了这缺陷,所以才使得忍让成为儒术,而这种生存术的核心,就是激发起对手的得意忘形。

已完结热门小说推荐

最新标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