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千头万绪终有主谋
当一个人遭遇困境的时候,仿佛千头万绪,整个职场都在对付你一般。这种情形,我们称之为势。
大势不利于你,所有东西都会与你为敌。当大势有利于你,就好像乘风破浪无往不利。
只是浅显的讲,很难弄明白势是什么,但你只要懂得,当感觉到周围的一切都不利于自己时,那就是势不在自己一方。
譬如做业务时,每个细节都表现出竞争对手将获胜。譬如竞聘时,所有人都属意其他人。譬如论功行赏时,没有人记得你做过什么。
看起来是无力挽回,该怎么办呢?
这个时候,就要善用人的原则,只要记得,职场中万事万物的背后都有人存在。
而越是千头万绪,则源头越是简单。
就算几十个几百个细节叠加在一起,背后真正的主谋,可能就只有一个人。而你要解决问题,决不能纠缠在细节上,也不能只关心事情的发展。
你需要看清楚,究竟这件事情的关键决策人是谁,谁能在事情背后起决定性的作用。
只有找到这个人,才是扭转大势,战胜对手的方法。
4、善用资源才能避开陷阱
有些人很痛恨自己的工作,感觉到每天所做的都毫无成就感,根本就是瞎混日子。而实际上,任何人的任何工作,他们做的每件事情,都可能是种资源。
聪明人会变废为宝,将繁琐的东西都变身为自己的资源。
而职场中的万事万物,你不用,别人会用。在你手里面是烦心事,在别人手里是宝贝甚至可能是武器。
每个职场人的思想一定要有发散性,当遇见一桩事情时,要先想对自己的好处和坏处,再想对别人的好处和坏处,最后想它完成或者失败后,能有什么变化。
只有经过如此这般的考虑,你才能穷尽一件事情的可能性,才会明白,你应该如何利用。
为什么很多人在职场上,被人害了都不晓得为什么?
因为他们遇事不想,只看表面,所以在他们眼睛里,工作只是工作,职务只是职务。而在职场高手看来,一切都是工具和资源,是可以成为别人的陷阱,或者变作自己的优势。
不管在什么时候都好,千万别恨自己的工作。因为是工作就会有好处,就看你会不会用了。
5、永远不要直接与人为敌。
大部分人都有自己的职场对手,有的人选择被动挨打,有的人选择主动出击。
而职场新人往往会犯一个毛病,就是直愣愣的冲着敌人进攻,以为真刀真枪的火拼,面对面的吵架拍桌子才是战斗。
辱骂绝不是战斗,这只会让你的个人形象减分。真正的高手是从不和人正面冲突的,他们往往躲在千丝万缕的事情之后,利用职场上的资源进攻对手。
就如之前所说的,当你要升职的时候却要出差,那是因为对手安排了出差给你。当你业务快要谈成的时候,报价却泄密了,这也是对手在暗中捣鬼。
他们并不需要拍桌子骂人,因为这起不到任何作用,更不能令别人承认失败。只有用工作去打击人,用职场去攻击人,那才能起到奇效。
所以你在职场上,切不可公开与人为敌,将对手置于你布下的天罗地网中,这才是上上之策。
案例:
A公司华东销售大区的业务,经常会按照市场变化而做一些微调。譬如前几年时,他们以向医院提供大型医疗器械为主,业务员就是医药代表。而这几年,公司的重心逐渐转向家用小型器械,所以业务系统需要跑商行、超市和医药连锁店。
在新业务背景下,终端渠道变的很重要,谁能够谈下一家连锁机构合作,那等于保障了每年数百万乃至上千万的销售额,每天躺着吃都够了。
而如今,真是天上掉下个大馅饼,正巧落在华东销售大区的面前。
在华东区域,有一个“好人家”连锁药店,一直占据着龙头地位。A公司的产品在“好人家”每年销售可达数亿元,这还是多品牌竞争下的销售情况,可谓超级强力的渠道商。
最近这一段,行内有风声传言,说是“好人家”连锁药店准备改革合作方式,把多品牌合作改为单一品牌独家代理。这对于“好人家”来说是有优势的,他们能够拿到更低的代理价格,赚取更多的利润。而对于生产企业来说,更是天大的好消息,这么强力的渠道,如果只卖一家的货,那等于销售量翻好几番,每年至少有八亿以上的业绩。而且还把竞争对手彻底赶出渠道,这一进一出的差距可就大了。
消息一传出,行业内顿时乱作一团,五、六家竞争企业迅速动员起来,派出大区经理挂帅的团队,确保自己能够拿到独家供货权。
没过多久,消息被“好人家”连锁药店的高层证实,但正式的方案并非单纯的独家代理,而是双向独家代理。也就是说,“好人家”连锁药店将只代理销售一个品牌的医疗器材,而这个品牌的医疗器材在华东区也只能提供给“好人家”一个连锁药店,在别的连锁药店都不能销售。
这个方案保障了双方利益,虽然会影响到一部分的业绩,可对于几大公司来说,还是一块巨大的肥肉。
若能与“好人家”连锁达成这样的战略合作,就能确保自己品牌的医疗器械占领华东区七成市场,这对于尚无龙头品牌的器械市场来说,简直是翻天覆地的改变。
这恐怕是A公司近几年来最重要的生意。
所以鲜于亲自上阵,给华东大区所有销售人员发了邮件,命令各部门通力合作,务必将这个单子给拿下来。
而鲜于考虑到自己能力有所不及,干脆把权力下放,命令手下副主管以上干部都要写一个战略合作方案。据传,谁的方案被接受,谁能够谈下这桩生意,集团答应给平地升一级。主管可以升经理,经理可以升到大区经理。集团不惜在华东大区开设一个新的项目组,增加一个大区经理的职务来管理连锁渠道合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