殷莳道,“现在情况不明,不让上街,若生了病可能连大夫都请不到。
我们两个,此时此刻万不能再有情况。”
沈夫人于是低头扒饭,虽没胃口,也用力吃。
忽然殷莳停住。
沈夫人抬头。
桌旁伺候的婢女们也都愕然向屋外的方向望去——远远地,有钟声在响。
怎么这个时候敲钟呢?
怎么敲这么多下?
殷家两代四姑娘都不说话,静默地数着。
终于当钟声停歇,殷莳抬眼。
而沈夫人捂住嘴,直接哭出来:“陛下——”
她是眼泪直接迸出的,绝不是假作姿态,是真情实感地为天子驾崩悲伤,呜咽着哭了起来。
殷莳理智上明白,但情感上实在难以理解。
她站在沈夫人身旁,轻轻拍她的背,安抚她的情绪。
但她知道,她哪怕再做二十年的沈家少夫人,也不会有为了一个皇帝的死悲情哭泣的时候。
她终究和这个时代是不一样的。
第136章
听到了丧钟,不需要官府通知,百姓已经哭声震天,自发地搭起了灵棚、罩上了白布,换上了素衣。
男仆从墙头看去,看到京军营也戴上了孝。
整个京城一片素缟。
李校尉特地派了个小兵过来在墙根底下喊了一嗓子。
男仆探出头去,小兵说:“白天可以出来的,该买肉买肉,该买米买米。
赶紧的。”
然后就跑了。
说的很明白了。
沈家其实库房里一应俱全,但殷莳依和申伯依然派出了几个机灵男仆和妈妈出去。
等了许久,等回了他们。
妈妈们道:“米价涨了一点,不多,但卖光了。
平日里没见过卖光的时候。”
“肉还正常卖。”
男仆说;“御街不让走了,宫城外头都是兵,过不去,不知道那边情况到底怎么样,也没看见程远和平陌他们。”
平陌是沈缇的贴身长随,程远是沈大人的。
又道:“回来的时候街口的军爷说,晚上还会有宵禁,叫别出去。”
信息非常有限,大家心急如焚。
又一个男仆回来了,回禀:“江翰林果然也没回来,和咱家翰林一样被扣在宫里了。
三少夫人急得不行,还出来见我了,问咱家翰林可回家了没有。
我说正是没有,才过来打听的。”
陆续几个男仆都回来了,都是派往熟识人家的,都有类似情况。
或是像沈缇那样,本来就在宫中被扣下的。
或者是像沈大人那样,后来聚集在宫门处,进去之后再没出来的。
不知生死。
最难受的就是这样,揪心。
再晚些,负责京城治安的金吾卫开始沿街敲锣,宣布天子殡天,告知百姓国丧要做的事。
像沈家这种官宦大户人家,会专门有个金吾卫来拍门告知。
官员家庭都是要祭的,有许多事要做。
殷莳只能打起精神来。
这时候消息已经捂不住了,内院里婢女仆妇们也知道了天子驾崩,还知道了外面街上都是兵丁。
殷莳把管事妈妈们召集起来:“天子驾崩,自然有朝廷诸位大人们操心。
我们,就管好我们自己眼前这一摊事,各司其职。”
“非常时期,有偷懒耍滑、四处乱窜、吃酒赌博的,从严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