他称赞了殷莳。
又问:“你姑姑可知道这事了?”
殷莳道:“我没与姑姑说。”
沈大人道:“那就别告诉她了。”
沈大人看到殷莳的肩头放松了下来。
他理解她。
因为他的妻子殷氏,是个不错的女人,也算善良。
主持中馈照料夫君儿子都是可以的,但的确担当不了什么大事。
这个事牵扯到徐高鹏,沈缇又在刑部大牢里。
传到她耳朵里,只怕心里要怨冯氏招祸了。
但沈大人如今有点好奇殷莳这个女子。
因正妻便是再厚道,终究妾室是与她抢夫君的人。
尤其冯氏抢先生出了庶长子,对殷莳来说可以说是极大的利益损害了。
要不然为什么沈大人都拿出一百亩良田补偿她呢。
小殷氏却护冯氏至此。
实在令沈大人感到惊奇。
第145章
正如沈大人所说,徐高鹏虽然借着新帝连升了两级,也不足为惧。
徐高鹏听仆人回报说冯洛仪四年前便被送回老家去了,不免后悔当时没把冯洛仪留下来。
其实现在回头看,当时他一个六品小官便将冯洛仪收留又怎样。
皇帝高高在上,十几户人家数百女眷发卖,谁在乎一个冯洛仪。
何况沈家还是正经把她从官府手上买回来的,合法买卖。
偏自己那时候就胆小,唯恐被连累,拒绝了沈家。
既丢了冯洛仪,又得罪了沈家。
实在是不划算。
如今冯洛仪没了,徐高鹏也只能道声可惜,便丢开了。
另寻渠道纳了个美貌的妾。
升官纳妾,好不得意。
由徐高鹏执笔的那份诏书,由京城发快马传递向四面八方。
向天下宣告皇帝殡天、新帝登基的消息。
其实皇帝一直不立太子,所有人都早知道迟早要出大乱子。
只是老皇帝一意孤行,根本不管洪水滔天,谁也没有办法。
宁王几十年渗透京城,掌握了京军,篡夺了皇位,诏书所到之地,果然就炸锅了。
一时间四面八方都竖起了“奉天讨逆”
的旗帜。
正和新帝“天应”
的年号背道相驰。
甚至有那么几处地方,旗帜在诏书到之前就已经准备好了。
这些年大家都盯着京城,只不过吃亏在离得远,不如宁王近水楼台先动手罢了。
一时檄文像雪片般飞向京城,京城粮价飞涨。
卖粮食的店铺常常过了午后就挂出“售罄”
的木牌。
沈夫人道:“幸好你公爹囤了粮。”
又哭:“跻云什么时候能回家。
松哥都百日了。”
一时半会是不太可能了。
新帝根本没有时间搭理刑部大狱里关的这些人。
他的兄弟们已经带着军队开拔,奔京城而来了。
承平已久,武将们没有进身之路,忽然有了这样的机会,从龙之功是何等的诱惑,谁能放过。
各地厢军纷纷各寻主君投靠依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