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了不饿死,还是得努力多攒点能够吃的东西存着比较放心!”
陶长安记得如今是1947年,外面好像还在打仗呢,并不太平。
他们王家村地处偏僻,想到最近的一个镇子上,得翻过好几座山头,走上不少山路才能够去到,一来一回就得花上两天多的时间,可不大好走。
地方挨近深山,几乎与世隔绝,据说王家村当初的老祖宗,当初就是为了躲避战乱这才躲到山里落地生根的。
不得不说王家老祖宗选的这个地方其实挺好的,村里的人日子尽管过得不是太过宽裕,但只要勤快一点,平常年景的时候,还是能够填饱肚子的。
要不是这两年南方到处都是干旱,村里人的日子也不会过得这么艰难了。
相比王家村的人日子只是过得艰难,外面的人更是过不下去,饿死了不知道多少人。
王家村相比较起来,也不算最惨的。
偶尔有村里人出去到镇子上卖山货,经常听到不是今天这里打仗了,明天就是那里打仗了,在乱世人命真是不值钱。
外面那么乱,王家村的人轻易不敢往外面跑,生怕哪天自己就把命给丢了。
王家村这个地方太穷也太过偏僻,加上交通不便,外面打了那么多年的仗,倒也没有波及到王家村这边。
相比外面那些朝不保夕的老百姓,王家村的人还是比较庆幸自己村里比较偏僻,外面那些人看不上自己村子,难得的让王家村过上了毕竟太平的日子。
王家村身处南方,他好像模糊的记得这两年南方很多地方都遇到了大旱,饿死了不知道多少人。
好像等到明年夏天,这场大旱才会结束,陶长安算了一下时间,也就是说大家还得再熬一年,才能够正常种地,等明年秋天的时候,地里有收获了才能够有粮食进肚子!
这么久的时候,实在是比较难熬啊!
干旱这么久了,杨大妞也知道粮食和水的重要性,她点了点头,赞同道:
“我们的确得想办法多存到吃的放着才行。
地里还不知道要等到什么时候才能够能够种东西,在地里没有收获前,我们一家子可得想办法填饱肚子才行。
也不知道老天爷什么时候行行好,能够下一场大雨啊!”
虽然陶长安大概知道干旱结束的时间,但不好说出来。
而且要是让其他人知道干旱这么久的话,那些已经断粮的人家,还不知道要怎么撑过去呢!
他只能够安慰性的说道:
“没事,只要我们一家人在一起,努力努力,总是能够熬过这一次的。”
杨大妞听到丈夫这句话,心里还是有被安慰到的。
不管再怎么困难,也不是只有自己一个人撑着,孩子他爹会一起撑起这个家,保护好三个孩子的。
有人帮着分担的感觉,实在是太好了,杨大妞不敢想像,要是丈夫这次在山里出事了,这个家恐怕就真的要垮了。
只靠自己一个努力的话,不管她再怎么努力,想要填饱三个孩子的肚子,那也是不可能的。
这次要是丈夫再不带吃的回来,她喝三个孩子能够撑几天都不一定呢。
在王家村这样的条件下,家里要是没有一个男人养家,光靠一个女人的话,那日子可不好过,何况是如今这样遇到大旱的年景了,估计连能够活下去都是奢望了,更不用说其他的了。
想到这一次的后怕,杨大妞忍不住说道:
“孩子他爹,要是下次你还要进深山的话,可千万一定要多加小心,遇到危险的话,保命重要,赶紧跑!
这个家可少不了你,万一你有什么事,我和孩子们可就活不下去了。”
陶长安知道以后的年景即使熬过了以后一年的大旱,接下的日子也不好过。
要是原主真的出了事情,他这个家估计真得散了。
估计原主也是知道这点的,才有了自己的到来吧!
陶长安叹了一口气,保证道:
“孩子他娘你放心吧,我不会有事的,你看这次遇到这么大危险,我都能够安全的回来,就知道我有多珍惜自己的性命了。
就是不为了自己,为了你和三个孩子,我也会保护好自己的。
时刻记得你和三个孩子还在家等着我回去呢!”
杨大妞想着自己丈夫确实不是胆子大的人,答应了自己的事情也会尽力做到的,这才放心了很多。
第二天,有人见陶长安居然从山里回来了,果然有不少人过来问其他人的消息。
可惜陶长安确实没有见过其他人,那些人只能够失望的回去了。
有些人也想过来看看陶长安有没有从山里带了可以吃的东西回来,提出想要借点粮食的。
都被杨大妞给推了回去,说自己男人受了这么重的伤,能够靠着自己一个人活着回到家里就已经十分厉害了,哪里还能够找到什么吃的带回来啊?
毕竟换成一般人,受了这么重的伤,估计走都走不了,哪里还有那力气在山里找可以吃的东西啊?
杨大妞让小儿子在家里照顾陶长安,觉得他受了这么重的伤,应该好好的卧床几天,可不能够再随便乱动弹了。
之前丈夫能够撑着这样重的伤,回到家里,那是丈夫幸运。
可回到家里了,要是还不好好的养养伤口的话,万一因为乱动出现了什么问题,再来后悔就来不及了!
留下小儿子在家给丈夫端茶送水,杨大妞自己带着老大王树林和老二王二妮照常到周围的山头寻找可以吃的东西。
不管事草根还是树皮,甚至是一些已经被晒干了的野菜杆,能够撸回家的都撸回来,吃的东西能够攒一点是一点,饿肚子的滋味实在是太难受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