笔趣阁

91言情>掖庭关系户奋斗记 > 出路(第2页)

出路(第2页)

但若这话不能说出,说出徒增娘子伤心。

*

衆将领接到徐椒的信,有不为所动的,也有动心的,荆州的左营将军顾晔便是其中之一。

只是荆州是今上亲防之地,作为官场中人,他自然要请示上司的意思。

于是这封信就这样呈到萧葳的案头。恰时恰好,徐林也被召在营中。

萧葳挑眉:“你写的?”

徐林扫过一眼,道:“陛下以为呢。”

萧葳道:“你们徐家真是英雄辈出。”

徐林连忙跪下:“陛下···阿姐她···”

萧葳微微擡起手,示意他不必说下去,他翻开一份奏疏粗粗略过,提起朱批写下几个字,又开口道:“你还是想去汝地?”

徐林颔首道:“臣愿肝脑涂地死守汝地。”

萧葳罢下笔,就着营帐中昏黄的光影看向跪在案前的徐林,身行眉眼颇叫他想起一个人。

“荆州右卫位在五品,亦非杂号,子聪不愿意?”

“臣谢陛下大恩,然臣少于荆州驻防,此间之道不甚了解,恐不足以担此重任。”

“徐子聪。”笔与笔架石之间磕出清脆的音响,萧葳冷冷打断他的话,“你在欺君。”

徐林跪在地上,黑硬的如一块磐石。

萧葳的语调寡淡道:“樊城之战,你当年不是也来了吗。”

徐林思索着什麽,帐外忽然来报,王将军到了。

萧葳喊了传。

王将军扫过一眼跪着的徐林,见今上没有喊他退下的意思,只得开始汇报军机之事。

末了,萧葳忽然又问徐林怎麽看。

徐林老老实实道:“大蜀山有精良之将,可以将山中作为天然屏障设下陷阱,此乃上策。张刺史将敌人放过来,再依城池来拒,则是下策。”

王将军皱眉:“陈刺史依前线事实而制策,徐小将军这番话未免站着说话不腰疼。”

徐林道:“我只是说实话而已。”

王将军瞪眼道:“徐太守素有莽直之说,常顶撞部里诸官,闹得州府不宁。陈刺史性情温和,以大局为计,才从中周旋。徐太守邮湖失粮一事,若全赖陈刺史的调度,若不是先太後——”

“王槐。”

萧葳打断他的话,王将军这才愤愤退到一边,他对于徐林作为外戚,在邮湖案中被轻拿轻放很是不满。

徐林沉默,这便是他这些年越发沉寂寡言的原因。

天才有天才的方法,徐林是天才,天才可以做到的事,可别人未必能做到,也未必能理解。

何况他身上还背负着百口莫辩的邮湖案。

萧葳看着徐林,问道:“你还有什麽要辩的吗。”

徐林摇摇头。

萧葳挥退王王槐,目光落在方才那封信上,旁征博引,文辞激荡。

半晌,他才嗤笑一声:“徐子聪,你应该让你姐姐入你幕府,给你当个文书主薄,替你来辩。”

中军帐中一时无光,风透过军帐门带起黑暗中的尘土,徐林觉得喉头有些发胀。

死寂,就能听见帐外将士巡逻的脚步声,风吹营旗的猎猎声,高高低低,各自有主。

又是良久。

“汝地右营空了个监军校尉,你先去填吧。”

徐林身姿猛然一怔,他方想谢恩,却觉得有什麽东西轻飘飘地旋到他眼前。

他下意识接过,是那封字迹熟悉的书信。

不知何时萧葳已走到身侧,他身形高拔如山岳,将最後一丝烛光也挡住,嗓音间辨不出喜怒。

“你把这群人分分好,再让阁部拟个令发下去,若将来出了事,朕只问你的罪。”

已完结热门小说推荐

最新标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