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师父,李清坤将仓库中的破刀送来了。”
“丢进去融了,黑五、荒一、你们继续提炼硝石、硅砂,哥快来打铁,我告诉你,你要是不好好打,大伯可不得往这里送猪肉、羊肉、鸭肉、鸡肉、鹅肉、兔肉”
李云泽哼了一声,“吃两只鹅。”
只要他认真打铁,别说两只,要吃三只鹅,李云溪也会答应,不然赶不上进度呀。
在看了旧城墙后,李云溪决定继续做钢筋,不然城墙承受不了,毕竟,上下三层呢。
武安侯中间来了官窑一趟,被李云泽拿着大铁锤和李云溪的一句‘卖你一千担粮,快去筹钱!’给打了。
城中安静了一个月,再次迎来沸腾。
第二茬玉米该收了!
村民陆续回家掰玉米,而县衙这次只种了oo顷玉米,比村民迟种了一个月,到这会才抽穗。
能不能结出玉米,得看老天爷的心情。
只要不下雨,再出十来个太阳,这茬玉米就算做不到丰收,嫩玉米还是能吃上。
“李姑娘,张都头托我带话,卫所粮仓已建好,问你之后如何安排。”傅先生低头看着满地的吞云戟,半张着嘴,酝酿着话。
“抹了水泥?”
“啊这个我不知。”
“若没有,让他们抹上,若抹了,等几天我回去再做安排,对了,麻袋弄的如何?”
“黄麻已全部运回码头,浸泡几天就能搓麻绳,最多十天能开始制作。”
李云溪点了点头,城中全是几年前的麻袋,真是缝了又缝,补了又补,比村民衣服上的补丁都还多。
赤州倒是有麻袋,但来回也是一笔不小的开销,有了这批麻袋,玉米棒也能剥成粒装袋。
“那你先回去吧!”
“嗯李”
见傅先生欲言又止,李云溪睨了一眼:“你有事就说,别吞吞吐吐的。”
傅先生踌躇了半晌,才说:“李姑娘,自上次你从侯爷那要来我的族人,我便没与侯爷通过信,这吞云戟真不是我说出去的。”
“他让你来要吞云戟?”
“嗯,但我真没给他报信!我不知他哪得的消息”傅先生焦急的解释,虽说他现在满禹都县跑,早脱离了他的初衷,可见着春有笋、夏有花,秋有果,冬日地里还有绿油油的菜,他是真心喜欢。
更何况,跟着李姑娘,比侯爷有前途。
每一件事,看似微不足道,却经不起细想,若李姑娘真有心,将来整个禹都县,甚至另外两县皆是坚实的后盾。
有些事,急不得!
李云溪可没他想的多:“武安侯拉走粮食了?”武安侯之前来过官窑,还是从福安县过来,横跨整个禹都县,只要眼不瞎,就能看到士兵耀武扬威拿着铁棍晃悠。
地上的铁棍,是用来做承重柱的,可不是拿来当武器的!谁要是敢破坏,她定拿他生祭城墙。
“嗯,春肆和付校尉将粮食送到折多山山脚,他再拉走的!”
“钱呢?”
“我听士兵说,一担玉米一两银子,至于钱交给谁,我不太清楚。”
“行了,我知道了,你去忙吧!”
见李云溪并无计较之意,傅先生松了口气。
“那属下先告辞。”
李云溪颔,一回头,看到十几人抬着矿石走过,“看好吞云戟!”
“是!”
满地的铁棍,官窑的人早已见怪不怪,这玩意一丈长,不好顺走,又不是真的吞云戟,一开始日夜不休的守着,眼都不敢眯下,这看多了、看久了,激情早没了。
留下一人看守,其余人抬着矿石进洞。
他们忙着呢。
官窑除士兵、挖矿的人,其余烧窑工匠做了排班,一班o人,完成当月份量就能回家休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