虽然身处长安,但是。。。。。。。
难怪要来庄子上求学。
但是,他在长安城里。。。。。。。
“以你的家世,以及先辈功勋,陛下应有旨意,准你入弘文馆,为弘文生。”
“你放弃了进弘文馆?”
“是。”裴行俭将方才说过的理由又解释了一遍。
苏定方恍然大悟。
“原来如此。”
“既然有殿下引荐,那你这个学生,我收下了。”苏定方应声。
知道了裴行俭的身世之后,苏定方也明白了李复的意思。
这孩子,有如此经历,如此身世,心性不可谓不坚韧。
这样的孩子,适合军营,适合学兵法韬略。
至于说夏天过去进书院的事,也可以。
文武双修嘛,不是什么难题,不过辛苦一些而已。
但是对于这孩子来说,是大有裨益的。
李复笑意盈盈的看着苏定方。
“愣着干什么,还不拜见你的老师?”
裴行俭愣了愣,但是很快就反应了过来,对着苏定方拱手行礼。
“学生裴行俭,拜见老师。”
若是先前刚来军营当中,只是礼数上拜会苏定方,那么这一次,师生的名义,算是定下来了。
“虽然你成了我的学生,但是你是否适合学习我的兵法谋略,我还是要观察一番的。”苏定方认真的说道:“在军营里的这段时间,好好表现,至少在你进书院之前,你在我麾下,我不会因为你是我的学生而对你有特殊的照顾,在训练上,我也不会手下留情。”
“你这般年纪,还在长身体,训练的强度,比不上军中的士兵,我会酌情进行调整。”
这章没有结束,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你有心入书院,又要在此学兵法韬略,那么,将来你要付出的心血,就势必是比寻常人更加多,在学习的过程中,也会更加劳累,这些,你要有个心理准备。”
“我不希望我的学生,半途而废。”
“学生定不负老师期待。”裴行俭的话语,掷地有声。
“这孩子,就交给你了。”李复说道:“对了,行俭,你在长安城,住在哪里?往后你在军营里常驻,需要跟长安城里的亲戚打声招呼吗?”
“学生书信一封回去,交给舅舅就好。”裴行俭说道。
“行,那剩下的,就交给你老师安排了。”李复看向苏定方:“这孩子这两天都住在客栈里,你一会儿着人陪着他去客栈收拾收拾,以后就让他住在军营里好了。”
“好。”苏定方应声。
“行,时候不早了,我和伍良业就先回去了,夫人还等着我回家吃饭呢。”李复笑了笑,潇洒的挥了挥手,带着伍良业离去,不留下一片云彩。
当天晚上,裴行俭在军营当中安顿下来。
苏定方告诉他,或许,这是最后一个舒适的夜晚了。
从明日开始,训练就要开始了。
想要学兵法韬略,最基础的底子也要打好,他不需要一个文弱的徒弟。
但凡带兵,若是非身强体壮,到了军伍之中,也只能是拖后腿的存在。
此时的裴行俭正是心志勃发,无所畏惧的时候,他迫切的想要学到真本事,想要将来不依靠任何人,想要在朝中出头,重振自家门楣。
而非出去到外面,再被人说起,说起的是他的父亲,他的兄长,乃至于,说起河东裴氏,才有自己说话的资格。
夜晚,苏定方坐在书案前,交代着身边的校尉明天训练的事情。
交代完毕后,校尉也是好奇。
“将军,听说您今日收了个弟子?”
苏定方点点头。
“恩,明日他也跟你们一起训练,一起吃饭,军营里该有的规矩,也要在他身上立着,没有什么特殊之处,只是,他年岁尚小,还在长身体,也没有你们这么扎实的底子,训练强度上,要调整,别一上来就把孩子给训练废了。”
“是,既然是将军的徒弟。。。。。。。。。”
“我说了,一视同仁,将来他的底子打好了,与你们也是一样的。”苏定方说道:“上了战场,敌人可不管你是谁的弟子。”
“是。”校尉连忙应声。
喜欢大唐:天上掉下个铜板都得姓李请大家收藏:(www。xiakezw。com)大唐:天上掉下个铜板都得姓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