封赏
华誉的挺身而出为人们带来了短暂的喘息时间,尽管没人知道这次的和平会持续多久,但人们仍旧乐此不疲的过起自己的生活。
空无一人的街道上又开始摆起了琳琅满目的各种小摊,华誉的粥铺前又挤满了等着吃饭的灾民。
那日在家中目睹了这一切的百姓们,自发为华誉的功绩编撰出了各种童谣,话本,戏台子,在街坊邻里间传唱。
华应飞仍旧在为各种事物忙碌,这次围城之战後,京城内的多处建筑受损需要修缮,城墙和城门也都需要维修加固。
有朝臣在早朝时提议让他扩充後宫,这样或许能拉到门阀世家的支持,不至于让他独自一人,他只觉得无奈,且不说他的情爱早已有了归处,就算没有,他现在也没时间管这些。
他比先前更忙了。
秦不弃这几日都住在秦府,有了华应飞明目张胆的偏爱後,秦府里的下人再也不敢说她是乡下来的穷亲戚。
大多数时候她一直跟着华誉去粥摊救济灾民。
不知道有没有人会相信莫名的直觉,虽然说起来虚无缥缈,但秦不弃相信。
最开始跟着华誉的目的,只是为了避免和华应飞接触,虽然她和华誉相处的时间并不长久,且对方一直也对她报以友善的态度,但秦不弃还是觉得有问题,而且问题很大。
直到後来叛军围城,华誉挺身而出的时候,秦不弃才终于想明白了她的有问题到底是在什麽地方。
她太慌乱了,就好像已经预知了将要发生的事,对已知的结局産生了难以遏制的恐惧。
可一个人当真有预知未来的能力吗?
现在也是,她虽然仍旧竭力保持着淡定,但也难免会有露出破绽的时候,她的语气和神情似乎都在隐隐期待着某些东西。
乾坤未定,胜败不知,她到底在期待什麽?
心里有了猜测,秦不弃正好也能借此机会紧紧跟着华誉,看对方是不是在偷偷做什麽对华应飞不利的事。
华誉之前对秦不弃一直都没什麽防备,毕竟在她看来,秦不弃应该是华荣派在华应飞身边的卧底,那她们就是一条船上的人。
自从张知尽秘密进京以後,她就已经不再对秦不弃有任何亲近的行为了。
她也是直到现在才清楚,秦不弃压根就和华荣没有半毛钱关系,就算真要硬说有什麽关系,那也是仇人关系。
先前所有的一切都是她在胡思乱想。
幸好,她还什麽都没跟秦不弃透露。
她现在合理怀疑,秦不弃是华应飞派来的奸细,所以才会一直紧跟着她不放。
鉴于之前她错把比目当珍珠的丰功伟绩,她觉得还是不要乱猜的好。
这边秦不弃和华誉之间互相猜测试探还没出个结果,另一边华应飞就下了旨让二人进宫面圣。
逃避在任何时候都管用,除非她自己也不想逃。
距上次的围城之战到现在已经过了数日,这还是华应飞自那之後第一次见到秦不弃,说不想是假的,从秦不弃一进大殿开始,华应飞的眼睛就没挪开过。
在华誉短短十几年的人生里有过很多次例外,女人不能进的前朝她进了,女人不能拿的兵权她拿了,女人不能有的野心,她也有了。
二人迎着满朝百官的视线,一前一後入了金銮殿。
按照这两人的性子和对华应飞的了解程度,谁都不会在他面前下跪,称他一声陛下万岁。
华应飞对此毫不在意,他本也不想当什麽皇帝,谁爱叫什麽便叫什麽罢。
可他不在意,有的是人替他在意。
当出头鸟的这家夥华誉认识,户部左侍郎李素,仗着自己娶了太傅嫡女,上头有了靠山,平日里作威作福惯了,谁都不愿意跟他争,免得在他身上碰一鼻子灰。
“李侍郎如此义愤填膺,不知道还以为你是皇帝呢。”
别人不敢和李素硬碰硬是因为得罪不起太傅,这招对华誉可没有用,她连华应飞都不放在眼里,更别说一个区区的户部侍郎。
李素被她毫不留情的话给噎住,一双眼睛狠狠瞪着她,像是在看什麽仇人一般。
“还是说,李侍郎觉得自己能以一己之力,杀了本公主麾下一万多将士。”
华誉才不惯着他,手里的军令在李素面前一晃,对方瞬间就老实了下来。
如果一个人胆敢刻意招惹你,讲道理是没有用的,但凡他讲道理就不会刻意刁难你。
他就是拿捏准了你什麽都不敢说也不敢做,最有效的反击应该是让他看看清楚,自己到底有没有资格在你面前撒野。
华荣教的每一句话,每一个字,华誉都记得,并且用的很好。
“你!你!”
李素瞬间敛了怒气,先前的所有嚣张气焰全都荡然无存,嘴里支支吾吾半天说不出话来,连看都不敢去看一眼华誉手上的军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