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7章
吊桥是一块块木板用绳子吊起来各自分开组合成的一条弯曲活动道,高度约二三十公分,底下铺了沙子,掉下来也摔不疼。
组队成功的一共两组嘉宾,分别走同样长度的一段直道,如果中途掉下木板,需要从头开始。
一人负责指挥,一人需要蒙上眼睛,全凭感觉判断脚下的落脚点。
陆聿接过了眼罩,自己戴上了,“你指挥。”
另一组同样是男嘉宾负责行动,女嘉宾指挥。
起点在桥段的五米远处,负责指挥的嘉宾包括但不限于用诸如言语丶行动等方式帮助另一位嘉宾走完这段活动板桥。
眼见着严诗雨直接拉着馀景的手走到了木板前,顾栖没多犹豫,用手腕托住陆聿的手掌,“往前走两步。”
陆聿轻轻握住了她的手腕,熟悉的温度重新回到腕间,令她微微恍惚了一瞬。
顾栖指引着陆聿牵住了吊绳,踏上第一块木板。
木板不时来回晃动,需要两只手握住两边的绳索稳定身体的晃动。
陆聿很快地松开了握住她的手腕。
顾栖盯着第二块木板,开始描述报时,手放在第二块木板的绳上。
这也是被允许的操作。
陆聿t就势拉住了绳索,手掌也顺利地碰到了顾栖的,踏上第二块木板。
顾栖看得挺心惊的,作为失去视野的当事人,陆聿却显得过于坦然了。
等晃动幅度稍稍渐缓,顾栖开始报第三块木板的位置。
他们走了五块木板,在第六块木板处折戟沉沙。而严诗雨与馀景,已经开始走第三遍了。
简单的走木桥自然是不难的,难的是蒙住眼睛看不清方向与目的。
节目组一共安排了二十块木板,两人花了将近一小时,才顺利完成。
另一边,馀景已经掌握了一定的诀窍,只要再走五块木板,便能完成了。不过在顾栖和陆聿离开时,正好看到馀景再次掉了下来。
看来对方又得重头开始。
这是一项需要耐心而又格外磨人的项目。说是考验默契度,其实更注重的双方的信任,以及操作者胆大心细的冷静。
双人自行车就简单的多了,只需要绕着小路来回一圈,抵达最後的目的地便算完成。
中间有一点小障碍,目的地位置较为隐蔽,需要观察路边的暗号,不然有可能发生直接路过的乌龙。
双人自行车是并排的两个座,不是前後,对于方向的操控需要一定配合。
陆聿手长,方向盘交给了他。
两边齿轮相连,顾栖没怎麽费力,几乎都在陆聿在踩脚踏。
车骑得不快,需要边行驶边观察路边的标志。
户外游戏经验丰富的玩家很容易便能找出游戏的关键点,何况暗号设置的不算特别隐蔽,骑行的过程更像是他们有目的的前往,而非寻找。
他们第一关进度就比严诗雨和馀景快上许多,第二关完成时甚至没有看到两人的身影。
第三个打卡点在一个小木屋内,屋外是层叠的灌木,乍一看可能会令人以为这是一个观赏性的装饰或者垃圾桶。
一张不大的桌子,糖画工具。一人给出卡片关键词的形容,另一人负责作画。光是猜对关键字不够,还需要将糖画顺利成型。
顾栖,“我来吗?”
之前是陆聿负责难度大的部分,作画她更擅长。
一共五张卡片,猜对三张算是顺利通关,失败更新卡片,重新开始。
顾栖没玩过糖画,只能简单看了下方法步骤。但她绘图能力不弱,两者也算有异曲同工之妙。
第一个关键词,油画。
顾栖想了想,往底板上勾勒出一个边框,油画的写意画法,同时不能忘记各部分的勾连,不然最後的糖画拿起来就会断掉。
期间两人不能言语交流,顾栖专心作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