眼下只能让她们二人继续假扮是她的婢女,以便于应对外界。
由于风险太大,于是季九宁提议:“要不咱们去县城或者小镇上吧?至少安全,想办法办理户籍也相对容易些!”
玉玲和王姚没有意见,毕竟她们也怕被查出户籍的事儿来。于是打探过后,选择去往隆阳县。
这一次她们选择自己走,打算沿途看看风景,也了解一下风土人情,其实就是为了省钱。
一路上已经花了不少,安家费估计更不会少,她们现在能省则省。
从门源出时,正时至五月中旬,到达隆阳时,已经七月底了。
“哇,快看,这边儿有一条大河!”玉玲在最前面,她身后跟着两个奶包,三人跑着玩,此时却突然指着右前方,大叫起来。
接着两个小奶包也往右前方跑去,季九宁和王姚背着东西在后面,正绕过一个带坡的大弯道,右边一道高坡挡着,看不真切,见他们如此,忙跑上前去。
映入眼帘的就是高山流水,河宽足有百丈之余,一路流到下游的村子里,环绕四周的翠绿山峦层叠起伏,远处的高峰云雾缭绕,近处的山谷搭配炊烟袅袅的农家,幽静祥和。
“天呐,九宁阿姚,我好喜欢这里!”玉玲忍不住感叹。
季九宁则是深呼吸,没办法,空气是真清新呀!王姚直接张开双臂,扬起头颅,面向大河啊啊啊!
很快山谷回应着她们,不断的传来回音。
“吖吖啊……”小奶包们也学着王姚哇哇叫,欢喜的手舞足蹈。
“要不,我们住在这里吧?这个村庄应该是隆阳县管辖下的。”季九宁突然开口提议,因为她也很喜欢这里。
“我赞同,不管它是那个县的,我都要留在这里。”
“好,我也喜欢这里。”
最后三人直接改道,往村里走去。
此刻已经下午了,天气有些阴,她们路过的第一户农家,冒出饭香味儿,勾的两个小奶包直咽口水。
王姚背着小时,季九宁背着小辰,玉玲背着米粮。
三人又往前走了几步,正好看到一位大娘拿着镰刀背着篓子出门。
大娘也看到了她们,眼里满是好奇,倒是先笑着开了口:“吆,这么俊的姑娘们,谁家的亲戚?”
季九宁笑着上前行了一礼:“您好,我们不是来寻亲戚的,是看到这里风景美,想在村里落个户,住下生活,您可知道村长家怎么走?”
“你们是来村里落户的?”大娘脸上竟然染了几分同情。
“是!不知道,村里可愿收留我们。”季九宁开始装可怜,惹得玉玲和王姚看她,但两人对视一眼,同时换了一副更可怜的表情。
大婶直接转身,取下背篓,把镰刀往里一撂,推开了身后的大门,而后对她们道:“你们先进来家里坐,让我儿子给你们叫村长去。”
“多谢大娘。”
“大娘您真好。”
“给您添麻烦了。”
“奶奶好!”小奶包们也不甘落后。
“嗳,乖乖,客气啥,你们先在院子里坐会儿。”园中一棵茂盛的大榕树。树下正好放着几个板凳,一看就是常在此乘凉。
大娘说罢,转身进屋,不一会儿身后跟着一个睡眼惺忪的大个男子出来。
“这是我大儿子,秦大勇,也算是能在村长面前说上话的。”而后又转头对秦大勇道:“这几个姑娘带着小娃,不容易,她们想在村里落户,定是走投无路了,你问问情况,看能不能帮上忙。”
见大娘如此说,季九宁忙接话,对着秦大勇说明情况:
“是这样的,大勇叔,我们从渝州府门源县而来,那里地龙翻身,家里人都没了,所以才一路北上,到了此地甚是亲切,我们喜欢这里,就想在村里落户,买个院子。我们姐弟几个,不会让您白帮忙的。”
季九宁说罢,取出户籍递给他看,又取了一角碎银递给秦大勇。
“银子你拿回去,等着落户的时候用,村里落个户而已,我倒是能给你们帮上忙,等着,我这就去找村长。”秦大勇很是痛快,把户籍递给季九宁,直接起身走了。
大娘热情的给她们倒了几碗水:“你们年岁还小,我大孙子都十六了,叫我张奶奶吧。”
本小章还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后面精彩内容!
“张奶奶。”几人从善如流。
说起地龙翻身,张奶奶还落了泪,抓着玉玲的手,一个劲儿的安慰:“都是命苦的孩子,你们能大难不死,也是有后福的,以后好好生活,在村里要是遇到啥难事儿了,就告诉张奶奶。”
话落,秦大勇就带着村长来了,问了几句话,又看了一眼户籍,村长惊讶的看着季九宁:“你竟是县令大人之女?”
“是义女。”
“哦,那这样吧,村东头山脚下,紧挨着大河边上,倒是有三间空屋子,院墙破了些,回头让人给你们修缮一下,倒也能住人。那屋子后边,还带着两亩地呢,原主人家搬去镇上了,一直空着,若是你们愿意,这价格倒也好商量。”
“能有处地方安身就很满意了,就是落户一事儿,还得麻烦您。至于那院子的价格,这个您做主就行。”
“你们五人,谁做户主?”
“九宁吧!”王姚说道。
季九宁和玉玲都没反对,就听村长道:“你这孩子,小小年纪,倒也不易!落户费得准备十两银子,至于院子,之前说的价格是三十两,今儿你们先过去收拾收拾屋子,晚上应该也能将就着住,随后再慢慢收拾。赶明儿,大勇你和我一起去趟镇上,问问主家,若是能少些,更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