七八月份的天气还是很热的,所以夜里也不怕着凉。
蜡烛已经燃下去大半,王姚舍不得用,所以将饼递给季九宁后,就忙吹灭了蜡烛。
小声道:“九宁,蜡烛咱们省着点用,你吃点东西再睡吧。”
“好。”其实现在也就六七点左右,但天已经黑了,季九宁也知道王姚今日累坏了,所以她没有多说,吃了饼子就一起躺下睡了。
加上她如今的身体,年龄太小,也需要好好养护才能更好。
一夜好梦,季九宁最早起床,她出去顺着河边跑步,回家的时候,现河里有鱼,便顺手钓了几条鱼,借着河水清洗干净,才拎着回家。
拿回去的时候,几人还没睡醒,看来昨天是真的累到了。于是季九宁拿着几条鱼直直接进了厨房,她用木枝把鱼串好,直接搭在灶台上,生火烤。
等鱼全部烤好了,几人也陆陆续续的起床了,简单的用打来的河水洗了脸,这才彻底清醒。
闻到烤鱼味儿,都饿的大口大口吃了起来。
“小心点儿,有刺。”季九宁提醒两人,同时她自己还把鱼刺挑掉,一口一口的喂着两个小奶包。
三人吃完饭时,太阳也彻底升起,想到家里什么都没有,季九宁和玉玲商量,今日顺道一起去镇上买些东西。
于是商量好,王姚在家负责带娃看家,而玉玲和季九宁一起去镇上。
她顺道把木桶还回秦家,秦张氏得知她们要去镇上,忙给她们指路:“顺着门前的路往前走,然后看到村口处的大槐树,在那里等着,有牛车去县里,每人一文钱。”
“嗳,谢谢您!”
两人从秦家出来,找到大槐树,现牛车已经等在那里了,正有不少人陆陆续续向着牛车走去。
两人也忙上前,跟赶车的大爷打招呼:“您好,我们要去镇上,想坐您的牛车,可以吗?”
“可以的,只是我怎么没见过你们呀?你们两个是哪家的孩子?”
“爷爷,我叫玉玲,这是我妹妹九宁,昨儿我们才来村子里的,就住村东头那家。”玉玲笑嘻嘻的自报家门。
她说的话,周围人都听到了,所以全都上前七嘴八舌的问着玉玲。
季九宁默默掏出两文钱交给赶车的大爷。
一路上玉玲与村里妇人们相谈甚欢,而季九宁则坐在车子前段,她旁边是一位男子,背着一个竹篓,与赶车的大爷有一搭没一搭的聊着。
“魏小子,你这是又猎到好东西去镇上卖?”
“就两只兔子,剩余的是几张皮子,马上天凉了,也能卖上价钱。”
男子三十出头的样子,身形健硕,听口音竟不像是本地人,但季九宁又很熟悉他的口音,可又一时想不起来。
男子背对着她,以至于季九宁看不清他的长相,直到车子停下,到了地方,才看清楚他的面容,男子竟然是个连并胡子,又黑又密的大胡子,把脸都遮的看不清原本的样子了。
“走吧,九宁,咱们跟着这位大婶儿,一同去采买。”玉玲这时上前拉走了呆中的季九宁。
等季九宁离开,魏宁威才看向她的背影,他嘴里低声呢喃:“九宁?”
这章没有结束,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而后抬步也朝着集市的那条街走去,谁也没有现他的异样。
隆阳县的集市很热闹,叫卖声不绝于耳!商铺林立,街边的小摊上,贩卖着各种物品,有卖菜的,有卖肉的,也有带写家信的,更有货郎扛着红红的糖葫芦走街叫卖,与他们声音交叠此起彼伏的,还有卖小孩童喜欢的拨浪鼓。
玉玲欢喜的很,一会儿看看糖人,一会儿蹲下问问菜价。
季九宁不是很擅长这些,她目的性也很强,并不想浪费时间,所以看上什么东西直接买了,玉玲则急的拦她:“你干嘛着急付钱?咱们才刚来,多逛逛,多比比再买嘛。”
“呃……不是一样吗?最后都得买?”
玉玲见她如此,都不知道说什么了,干脆强拉着她转街,见玉玲如此,季九宁也只好作罢!两人先是把整条集市街逛了一圈,然后根据自己的需求,挨个采买。
菜买了些宜存放的土豆和大白菜,又割了两斤肉,另外专门割了一条猪板油。
调料倒是不用怎么买,毕竟季九宁的包袱里早就备着了,而后直接去了铁匠铺。
选了一口锅,一个铁壶,一把剪刀,一把斧头,以及一把菜刀。买这些的时候,店家伙计要求看她的户籍,虽然新户籍没办下来,但还好,她带了旧户籍。
那伙计看过户籍,迟疑了一下,做了详细的登记后,又查问她现在的居住地址,季九宁一一告知,对方同样记下,这才把东西帮季九宁送去车上。
赶车的大爷一直等着城门口,此刻车上已经堆了不少物件,但人还没回来,季九宁跟大爷打过招呼后,又去买了三床褥子,三床棉被,两条大床单,三条被套。
店铺老板见她们买的多,就多送了几个枕头。
返回牛车前,两人现还有几人没回来,于是跑去就近的一家杂货铺子里,选了七八个碗,以及盘子,还有大小盆子各买了两个,包括筷子,勺子,木铲,最后又选了一个木桶和一个陶瓮。
等她们把东西带回去的时候,牛车上已经坐满了人,东西都没地方放了。
于是季九宁和玉玲只能把东西放到车上,而她们自己跟在车边走。
见此,魏宁威也没坐牛车,对着一旁的玉玲道:“让你妹妹坐上去吧,路还远着呢。”
季九宁忙摆手:“多谢大叔了,但是我能走动,您快坐吧。”
但魏宁威还是坚持,最后干脆一把提起季九宁,将她放到车上。
在魏宁威靠近自己时,季九宁本能的想出手,但她的理智及时阻止了自己的动作,因为魏宁威给她的感觉,是充满善意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