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24章重返2704
送裴母安顿好後的第二天,施砚琛带着裴颂前往D国总部。
SNK
D国总部坐落在市中心的金融区,全玻璃幕墙的大楼在夕阳下熠熠生辉。
刚走进大厅,就有金发碧眼的接待员用标准的德语问候:"Guten
Abend,
Herr
Shi,
Herr
Pei。"(晚上好,施先生,裴先生。)
电梯直达38层,会议室里已经坐满了技术专家。
施砚琛用德语简单介绍了裴颂,然後开门见山:"今天重点讨论两个核心问题:一是如何实现百万TPS的订单处理能力,二是在高并发下保证结算的原子性。"
他调出系统架构图:"我们设计了三层架构。第一层是高性能撮合引擎,采用FPGA硬件加速,可以在100纳秒内完成订单匹配。第二层是分布式账本,使用改进的PBFT共识算法,将确认时间控制在50毫秒以内。第三层是智能风控系统,可以实时监控和干预异常交易。"
"即使用FPGA,撮合引擎的延迟抖动也很难控制,"技术总监提出质疑,"尤其是在盘面剧烈波动时,订单队列可能会出现拥堵。"
"我们在订单队列前端增加了一个预处理模块,"施砚琛说,"通过价格优先和时间优先的混合排序算法,将90%的无效订单在入队前就过滤掉。同时在FPGA上实现了一个微秒级的价格锁定机制,可以有效防止价格闪崩。"
裴颂适时补充:"我们在压测环境模拟了极端行情,即使在百万订单并发的情况下,系统延迟的标准差也控制在5微秒以内。"
施砚琛欣赏地看了他一眼,接着展示风控方案:"清算环节最关键的是要确保交易的原子性。我们采用了两阶段提交协议,配合基于向量时钟的全局快照,可以在任意节点故障时实现自动回滚。。。"
讨论一直持续到深夜,衆人终于敲定了初步方案。
第二天一早,两人啓程前往苏黎世。
路上施砚琛细心叮嘱:"等会见瑞银的投资主管,我来主导谈判。你重点关注他们对风控的要求,这是投行最看重的。"
到了瑞银总部,施砚琛直接切入融资方案:"一期我们需要50亿美元,主要用于三个方面:一是建设符合
Tier-4标准的数据中心,二是收购两家持牌的数字资産交易所,三是建立流动性储备池。"
"数据中心选址考虑得怎麽样?"投资主管问道。
"我们在迪拜丶新加坡和伦敦都物色了合适的地点,"施砚琛说,"主要考虑三个因素:一是能源成本,二是网络延迟,三是监管环境。目前倾向选择迪拜,那里有完整的离岸金融政策支持。"
"合规风险怎麽控制?"主管继续追问。
"我们采用分层隔离的架构,"施砚琛解释道,"交易所丶托管和清算分别由不同的持牌主体运营。同时引入第三方托管机构,所有资金走银行存管通道。"
裴颂接过话题:"我们还设计了一套智能合约体系,可以实现跨链资産的原子交换,同时支持可编程的合规限制,比如交易限额丶KYC验证等。"
主管点点头:"方案很完整。不过我们需要更详细的风险评估报告,特别是对市场风险和信用风险的量化分析。"
从瑞银出来,施砚琛总结道:"大型投行最关注两点:一是合规性,二是风险控制。项目再好,没有完善的风控体系也不行。"
这趟欧洲之行让裴颂深刻体会到了顶级项目的复杂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