笔趣阁

91言情>北宋:我成了赵佶 > 第一百四十二章 强迫奸贼逆臣入方腊军营(第2页)

第一百四十二章 强迫奸贼逆臣入方腊军营(第2页)

如今,臣刘麟听完官家分析后,顿感官家所言极是,臣刘麟知罪。”

“哈哈哈……”赵吉大笑,道:“朕,本就是让尔等开诚布公,各抒己见,共议如何快速铲平反贼方腊的匪军。

刘家麒麟能当众直抒胸意,朕怎么会治汝之罪呢?!”

刘麟感激得泪珠在眼眶中打着转儿,重重地叩拜道:

“叩谢官家,恕臣刘麟妄议之罪!”

刘麟在拜见赵官家这么短暂上时间里,自己的情绪不能有太大的,简直是半君如半虎啊,自己都快要疯了,没准自己哪句话说错了,赵官家万一发怒了,自己这个颗项上人头岂不是保不住了吗?

赵吉当然不会拿刘麟献上的这条刺杀方腊的毒计,去治刘麟的罪。即便以此治刘麟之罪,那罪罚也太重。

赵吉是要治刘豫和刘麟这狗贼父子的罪吗?当然不是,现在也找不出他俩太重的罪行,赵吉要的是未来将会叛宋卖国降金的这对狗贼父子,去死,而且是尽快地去死。

没能办法,很难甚至是不可能改变汉奸狗贼的本性,那么,赵吉认为,最快最有效的方法就是彻底从身体上的物理消灭。

赵吉笑得依然风轻云淡,对惊慌失措的刘麟,安慰道:

“刘家麒麟,莫怕。继续向朕讲出你想出的第二条计策来。”

刘麟战战兢兢地说道:“臣刘麟所想出的第二条计策,就是……就是真心诚意地招安反贼方腊、及其所部匪军,可免东南之地的一场生灵涂炭……”

“甚好!”赵吉赞道:“不愧是刘家麒麟,所想出的这第二条计策,甚至合朕意。

方才,朕与群臣共议后,议出的也是先对方腊匪军,朝廷先进行招安。

若招安不成,再动刀兵。

刘家麒麟,年纪轻轻,便有些经纬之才,实乃是个人物。

朕提升你为承务郎。”

刘豫和刘麟父子,简直不敢相信自己的耳朵。这就得到了赵官家的升官了吗?

在场的众官们也是很惊诧,就刘麟这计策,让他们的儿子来说,也能说出来啊!

赵官家这就把从九品下的刘麟,升为从八品下的承务郎了?!

刘豫和刘麟父子,表面上自然是对赵官家千恩万谢。

赵官家却话锋一转,说道:“既然众位爱卿,都认为可以实行招安方腊之策。如今,还需要拟写一封招安诏书。

张邦昌、刘豫,你二人为进士出身,共同起草这封招安方腊所部的诏书。”

“臣张邦昌遵旨。”

“臣刘豫遵旨。”

此时,刘豫的防备之心大减,毕竟,赵官家不仅厚待他还提拔了他的唯一的爱子刘麟,这令刘豫看到了飞黄腾达之日,就近在眼前……

大宦官梁师成准备好了笔墨纸砚。

张邦昌和刘豫相互谦让着由对方执笔。

刘豫还是比张邦昌更加奸滑,推脱不肯执笔。

张邦昌谦让再三后,只好执起笔来,并与刘豫一起斟酌着,如何行文……

张邦昌和刘豫,都曾被唱名于东华门,他俩都是进士出身,文章才华上绝对上流水准。

只是,在他俩共同起草着招安诏书时,涉及到了方腊若是答应招安后中,如何对其安置上,必须就要征得赵官家的批准了。

赵吉说道:“朕可赦免方腊所部亲信、所有兵将的叛乱谋反之罪,对其收编为官军……”

这一点上,大宋朝廷的招安几乎都是如此。

张邦昌提笔,按照赵官家的圣谕,略加润色之后,便写在了招安诏书之上。

“臣张邦昌,抖胆请问官家,招安时许以贼首方腊何等官职呢?”

赵吉恨恨地说道:“方腊率领乱民举事谋反,震地东南,论罪本应诛其九族,若方腊知罪能速速接受朝廷的招安。

朕可免方腊九族不被诛连,只治方腊一人之罪。”

尚书左丞张邦昌提笔的右手一颤,险些将手中的毛笔脱落掉。

张邦昌抬起头,疑惑地面向赵官家,问道:

“官家,真要如此写吗?

已完结热门小说推荐

最新标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