长生还不太懂值守的意思,只知道每天苏彦离开时天色都黑了。
遂道,“苏大人,其实椒房殿有很多厢房,你住这也成!”
太医令都说苏大人可以给阿母揉背,住在殿里应该也无妨,他在心中暗思。
苏彦便道,“再等等吧。”
廿九,江见月同太常一道主持傩戏和祭祀天地,天未亮就起身更衣。
苏彦从中央官署过来,手里还拎着一个食盒。
是一盅粥。
他道,“陛下安心去,臣守着殿下。”
话毕,去了长生殿中。
江见月看他背影,半晌坐下用膳。
一桌膳食,待用完那盅粥,已经用不下旁的。
走时过来看长生,苏彦起身道,“他睡得很好。”
江见月道,“粥都喝完了,还有吗?长生也爱喝。”
“有。”
苏彦话落,追上两步,拉住她。
江见月回首看他。
他手中拿着一只珐琅镯,是她十岁那年的生辰礼。
四目相视,他给她戴上腕间。
这日,接近子时才结束仪式。
江见月回来,见苏彦伏在榻畔,守着沉睡的孩子。
转眼天明便是除夕,景泰十年的最后一日。
一年除夕至,銮驾高设未央宫。
今岁乃景泰十年,是女帝登位的第一个十周年,除夕宫宴格外盛大,各地刺史及以上官员都入京祝贺,甚至还有终年守在边境的三王,和杜陵邑的前郢宗亲。
但酒过三巡后,女帝便以身子不适为由,提前离席了。
苏彦送她回的椒房殿。
“陛下哪里不适,可要宣太医令?”
苏彦看她神色尚好,没有染恙的样子。
江见月看过已经睡熟的孩子,回来自己殿中,挥手谴退侍者,“朕没有不适,不过是见得乌泱泱的人,忽觉闹腾。
幼时唯恐孤单,如今更恐喧腾。
左右明日起至元宵,有的是节宴,不差这一时半会。”
她摘了冕冠,脱去袍服,转身见就在自己咫尺间的人,“你也可以走了。”
“臣不走。”
为臣当以恭顺,为夫当以尊重,为师当以持重,这是苏彦人生第一回清醒着在深夜她的寝屋中,开口说“不走”
。
卸下了冠服华章,江见月整个人轻松下来,径直走去妆台梳理头发,见人随在身后,不由笑道,“不走,就不怕御史台吗?”
“臣已经无甚好怕了。”
苏彦从她手中接过梳子,给她篦发舒缓神经,“御史台再要弹劾臣,该是弹劾臣不履为父为夫的职责,不堪为人。”
江见月看了镜中人半晌。
两人在铜镜中相视,苏彦道,“陛下怕喧哗,然臣在此处,亦不过二人尔,不会喧哗。”
他将她披散的长发梳通理顺,转来她身前半跪膝畔,握住她双手,仰首道,“臣早年,与人许诺,伴之每一个除夕,不让她一人独过。
臣已经错过经年,还望陛下许臣补之。”
江见月挪开眼神,咬着唇瓣不欲看他。
铜雀烛台,灯影摇曳。
苏彦顿了片刻又道,“皎皎,你不是一直腰疼吗,我练了许久,给你按揉一会,好吗?”
江见月轻叹了一声,转眸凝视他,抬手抚摸他眼角细碎的皱纹,人生原就是过去一息便少一息。
从渭河初遇至今,十七个年头了。
这一生,能有几个十七年!
她也想试着想一个人走,到底还是无法抑制宿命般亲近。
“皎皎!”
苏彦的声音忐忑不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