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现有证据能否证明外星改造计划存在?第二,若放任红月异象,各国的的防御体系联合,能拦截多少陨石?”
戴着黑框眼镜的中年男子迅速起身,手中挥舞着一叠文件,回答她的提问:“关于第一个问题,我方有最新的研究数据。”
“从实验室废墟带回来的那些实验体,它们身上都含有无法溯源的碱基对”
“简单点来说,就是从未在蓝星的任何一种生物上检测到过类似基因。”
这可能是外星改造计划痕迹,至少能侧面印证外星文明确实存在。
蓝眼睛的男人叽里呱啦开口,话语经过高精度同声传译器翻译,变成大各自听得懂的语言。
“我认为你们太过草率,这些实验体说不定是某些势力的生化武器,而非外星产物。”
摆明了态度是不想过多参与他们的计划。
全人类之战,不用想就知道会耗费大量人力物力,他们想保存自身实力。
年过半百,身体依旧硬朗的国防部部长龚元德用中文小声暗骂一句:“哼,这群西方洋人,就是爱搞他们明哲保身那一套,没点格局和血性。”
龚元德侧过头和旁边的人耳语几句,回答了那位还在等待答案的女人。
“至于第二个问题,以我们现有的科技水平和各国防御体系来看,拦截陨石的成功率微乎其微,我们的防御系统可能只能拦截一小部分。”
人类的科技虽然在不断进步,但面对这种来自宇宙深处的未知威胁,现有的防御力量恐怕远远不够。
“各位,”
董兴安抬头看了一眼的红月模拟投影,缓缓开口。
“无论这是外星文明的基因侵略,还是人类自已打开的潘多拉魔盒,我们现在唯一能做的,就是在第四次的陨石雨中,为人类文明守住那0。1%的生存可能。”
所以不管成功的几率多小,都得试一试。
“你们华国的意思是,决定相信这封奇怪的信件?”
那位蓝眼睛的男人再次开口,语气中带着一丝质疑和挑衅。
董兴安直言:“不是我们华国相不相信,而是在座的各位心里都明白,我们赌不起,只能相信。”
一场会议持续到天明,让人精疲力尽,绝大部分国家看得清局势,同意成立特殊联盟。
而剩下一小部分想置身事外的国家,则在特殊联盟表示会取消对他们粮食医药援助的可持续性时,不得不硬着头皮加入。
这就是政客,他们总有手段达到自已想要的目的。
国际会议开完,剩下的就是他们自已的内部会议。
其实华国收到秘密的信件,比其他国家多了一些内容,上面提到一场飞机失事。
戴黑框眼镜的男人名叫昌阳明,是华国生物研究院的院长,他开口打破沉默:“你们还记不记得陨星计划?”
二十多年前,“陨星计划”
在高度机密的状态下启动,那是华国首次向宇宙深处探寻其他生命体存在痕迹的伟大尝试。
为了让计划顺利推进,国家召集了基因工,程天体物理,深海勘探等各个领域的顶尖科学家。
参与该项目的成员资料高度保密,仅有极少数高层及核心科研人员知晓。
二十年前,他们需要前往A国进行一次寻常的学术交流。
没想到,一去便石沉大海。
除了陆非任外,其他人全部失踪,没有任何线索,没有一点消息,就像人间蒸发了一样。
奇怪的是,陆非任回来后就像变了个人,对那次失踪事件只字不提,无论怎么问,都避而不谈。
江琳微微皱眉:“记得,当时我们启动了所有资源进行搜寻,可连飞机残骸都寻不到半点踪迹。”
直至今天,华国也从未放弃过寻找他们,至少活要见人,死要见尸。
龚元德琢磨出点意思,试探说出自已的猜测:“现在看来,异种早就在暗中布局,盯上了他们,想利用他们掌握的高端科研知识,成为对付人类的工具。”
耳边的声音一句接着一句,董兴安揉揉紧锁的眉头,问身边的助理:“陆博士还没有找到吗?”
助理为他倒上一壶新茶,摇了摇头:“没有消息。”
“再找,不惜一切代价。”
毕竟陆非任作为陨星计划唯一的幸存者,找到他,或许就能解答一直以来困扰他们的诸多疑问。
助理点头,又提醒道:“希望基地的负责人杨静安,一直申请派出专家帮助他们进行实验室的进一步探查工作,要批准吗?”
昌阳阳自请接下这个任务:“让我带队去吧,我想亲自看看那些实验体孕育的地方,还能不能找到新发现。”
董兴安思考过后同意了:“嗯,对了,寒潮已经过去,顺便派人将那个叫陆曦的小姑娘接过来吧。”
之前收到陆曦的消息时,国安部便决定派人去接人,没想到被突如其来的寒潮打断。
“她是陆非任的女儿,看看能不能问出什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