桑榆晚低下头,厌烦地说。
“为什么不想见到?”顾明玉问。
桑榆晚想到原因,不由得恍惚。
但很快,她又摇了摇头,说:“跟你没关系。”
说完挣开他的手,站起来就要离开。
顾明玉也跟着站起来,说:“来都来了,去里面坐坐?”
“人家关着门,肯定没人。”
桑榆晚神情沮丧,因为家里人的事,现在对什么都提不起来一点兴趣。
“敲敲门不就知道了?”
顾明玉说着牵住她的手,硬是拉着她过去。
桑榆晚倒是也没有挣扎,被他拽过去。
顾明玉敲了敲门,过了一会,果然真有人来开门。
开门的是一个年纪不大的小道士,顶多也就十多岁的样子。
看到他们露出诧异的表情,正想开口说话。
顾明玉抢在他前面开口,笑着问道:“小师傅,我们想进去看看,不知道方不方便让我们进去?”
“当然方便,里面请。”
小道士立刻邀请他们进去。
桑榆晚诧异地看了一眼顾明玉,原本兴致缺缺的她也顿时来了兴趣。
两人进去后,顾明玉就松开桑榆晚的手。
道观不大,倒也是古色古香。
道观里只有一个老道士,和这个小道士两个人。
老道士出来跟他们见了一面,就让自己的徒弟接待他们。
顾明玉让小道士去忙自己的事,他带着桑榆晚转了一圈,最后来到静室里打坐。
“你以前来过这里?”
顾明玉对这里这么熟悉,显然是来过的。
桑榆晚还没有笨到,连这个都猜不出来。
顾明玉点头:“不止来过,这座道观还是我们顾家捐钱重建。”
“你们顾家为什么要建道观?难道也信奉这个,你们顾家才能持续飞黄腾达?”
桑榆晚很惊讶。
其实她知道,有些人会供奉一些东西,来维持自己的气运。
圈子里就有不少人做这种事。
但是没想到顾家这样的人家,也会这么封建迷信?
“你想多了,没有你想的那么复杂。这个道观里的原身不在这里,道观里原本也有很多人。后来抗战时期全部下山参军,最后死的就剩下一个断了腿少了胳膊的小道士。我爷爷的父亲偶然的机会救了他,知道他们的传奇经历后很感动,在解放后为他们建了这座道观。香火不需要鼎盛,只有一人传承,也代表着他们的道心还在。”
这章没有结束,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听上去……有点感人。”桑榆晚喃喃地说。
顾明玉说道:“在这个世上,有很多感人的事情。往大了有家国情怀、民族大义,往小了有救死扶伤、扶倾济弱。我跟你说这些,不是要跟你讲道理,只是想告诉你,在这个世上有很多事情,放眼看世界,眼前的一片天地就变得微不足道了。
人立于世,父母家人是很重要。可是他们也只是生命中的组成部分,不能成为全部,父慈子孝,父不慈子不孝,都是天经地义的道理。如果自己觉得没错,就按照自己的想法活,没必要为难自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