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面馆就是从马小梅去世的爹那接手的。
刘国军和马小梅好上的时候,家里嫌弃马小梅是个泥腿子,百般不同意。
刘国军一生气,就直接奔着马小梅来了乡下。
两人在乡下草草领了证就算结了婚,婚后没多久马小梅第一胎生了个女孩,现在就在镇上的小学上三年级。
当时刘国军的妈听到消息嫌弃儿媳妇生了个女娃子,月子里别说来搭把手了,孩子过百日都没见刘家的人过来道个喜。
结婚第五年的时候,刘家老两口在家憋不住了,开始往乡下跑。
一是示意儿子他们年岁已大,希望子孙承欢膝下。
二是旁敲侧击,刘家就刘国军一支独苗,要马小梅再给刘家添个孙子。
马小梅原先也是个瘦条美人,可不像现在这般五大三粗。
她是生了女儿之后体重直线上升。
之后他们自己虽然还想生个,但始终没有怀上。
后来老人来催生,马小梅心里不乐意了。
自己想生是一回事,老人重男轻女催生是另一回事。
马小梅想起婆婆家之前对她的态度那更是不愿意再生。正好怀不上,省得烦。
可人算不如天算,有心栽花花不开,无心插柳柳成荫。
本不打算怀了,她倒意外有了。
这次她生了个带把的小子,城里的婆婆乡下来的也勤了,对马小梅也不似前些年那么刻薄了。
老两口开始动员他们夫妻带上孙女一块儿回县城。
小主,这个章节后面还有哦,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后面更精彩!
还保证只要马小梅还想继续开店,他们就在县城出钱给她开个更大更好的。
马小梅心里一直对之前婆家看不上她的事耿耿于怀,一直是不冷不热,也不正面回应。
刘国军更是不敢做爹娘的说客。
小儿子渐渐到了会走路的时候,马小梅夫妻俩要顾店里,又要顾大女儿,再加上个时时需要人看着的小儿子,确实显得有些精力够不上,这才松了口,让婆婆帮着带小儿子。
这不,刚从县城回来待没几天,就出了这样的事。
经过这次的事,马小梅决定把精力先放在孩子身上。
她这些年也不是没挣到钱,她爹也留给她一笔遗产,她将来就算要重操旧业,也不需要婆家的支持。
这是她无论到什么时候都攥在自己手里的底气。
所以夫妻俩商量了,她带着孩子跟刘国军上县城安家。
也算是这些年终于名正言顺的上他刘国军的门了。
她想通了,只要她和丈夫孩子一家子平平安安的在一起,以往那些事,就暂且翻篇了。
“那你这店,就这么关了?”梅锁根虽然理解夫妻二人的决定,但仍然觉得很可惜。马家的面馆,在这老街上,从老马头那会儿下来,有些年头喽。
“关了!”马小梅不知道何时过来了,叹了口气望了望这店里的一切。
“我要把这铺子出掉。以后就算要开,也得在县城开了。”马小梅随后又坚定的说。
“你要把铺子卖了?”
梅锁根想起前段时间,梅玥君还让他打听有谁家卖铺子的,可惜这丫头心急了点,先盘了金鹤路那边的铺子。
不然,这老马家的铺子正好盘下来多好。
马小梅和刘国军都点点头。
“老哥,你也帮我打听着点,有谁要铺子的跟我介绍一样。行了,你们吃着,我先忙去了。”
店里来了其他客人,刘国军忙着招呼去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