笔趣阁

91言情>大明:我在洪武当咸鱼 > 第6章 不会做没关系不会说可不行(第3页)

第6章 不会做没关系不会说可不行(第3页)

想通之后,李善长脸色严肃,立刻拱手说道:

“陛下,臣也认为开设恩科是极为明智的选择,臣推荐礼部右侍郎郭明义出任本次恩科主考。”

“为国选才本就是礼部的责任所在,郭明义身为礼部右侍郎,无论是在职责、能力还是品行方面,都是上上之选,再适合不过!”

李善长话音刚落,朱元璋还未开口,旁边的杨宪便变了脸色,立刻出言反对道:

“陛下,臣有不同意见,郭大人虽身为礼部右侍郎确实优秀,但依臣看来,仍有所不足。”

杨宪言辞间道:“此番恩科紧迫且繁杂,所需之人众多,单凭礼部右侍郎难以胜任,此事远超一人之力所能及。”

李善长听罢杨宪此言,心中顿感不悦,斜眼看着杨宪,冷笑道:“哦?杨右相可是觉得一人不足以应付?莫非要劳烦丞相大人亲自出马?”

此话夹枪带棒,但杨宪毫不在意,郑重地向朱元璋拱手道:“陛下圣明,臣斗胆请缨。”

“臣曾在礼部任职,深知其事。”

“今日抡才大典,以臣右丞相之职,必能统筹全局,将此事办得妥帖周全!”

李善长闻言,如鲠在喉,若是此刻不在朱元璋面前,恐怕早已破口大骂。

这帮人简直不知廉耻,为了争取新晋士子官员,连脸面都不要了。

右丞相亲自与右侍郎争抢此事,简直是荒唐至极!

谁心里没点数?分明是打着国家大事的幌子,实则各怀私心。

好吧,你们这些老狐狸玩什么心计,都别耍花样了!

当即,李善长对杨宪置之不理,转而向朱元璋推荐礼部右侍郎郭明义。

其实,谁不是盯着这块肥肉,李善长、刘基、杨宪,谁都放不下。

朱元璋目睹二人争执,面色阴沉。

他岂会不知他们的心思?顿时觉得一阵厌恶,拍案而起,喝道:

“两位丞相为区区小事争执不休,成何体统?恩科之事,朕决定由胡惟庸牵头,无需再议!”

------------

朱元璋此言一出,李善长与杨宪皆惊愕不已,就连在一旁的刘基也目瞪口呆。

三人不约而同地冒出一句:

“怎又轮到他?”

然而话到嘴边,却又无从接续。

一方面是因为朱元璋刚刚明确说了“朕意已决”,那便是不容更改。

另一方面,近期朱元璋在朝中大刀阔斧整顿,威势正盛,无人敢违逆。

李善长与刘伯温此刻皆无意尝试触碰龙须的后果。

另一边,胡惟庸这个人选,细细思量下来,确实相当合适。

尽管他因病辞去了丞相之职,但毕竟做过丞相。

即便如今仅挂着个翰林学士的空名,一旦朱元璋召他出来主持科举,谁又敢将他视作普通的翰林学士?

即便是当朝尚书,见到胡惟庸也得毕恭毕敬。

毕竟胡惟庸并非因罪被罢官,只是称病在家休养罢了。

朱元璋重新启用胡惟庸后,谁知道他是否会重振旗鼓?

胡惟庸可是从凤阳一路跟随朱元璋走到现在的老臣,资历和声望都是一流的。

同时,胡惟庸虽属淮西派系,却未能与淮西功勋贵族深度结盟,也不算真正的淮西派。

他对刘伯温、杨宪等江南人士同样保持距离,属于两不靠的中间派。

对双方而言,与其让对方占尽好处,不如顺着朱元璋的意愿让胡惟庸担此重任。

于是,原本争执不休的恩科主考职位,就这么顺理成章地落在了毫无察觉、悠然度日的胡惟庸头上。

已完结热门小说推荐

最新标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