笔趣阁

91言情>大明:我靠系统卷死朱元璋 > 第41章 改革(第1页)

第41章 改革(第1页)

力求推动大明朝廷改革!

------------

看到夏白一心想要另辟蹊径探索治世之道,众臣脸上现出几分异样神色。

往昔朝堂虽不乏如夏白这般人物,但这些人大多只是做做样子,以此彰显自己的“正直”立场,促使朝廷做出些许妥协,并未有人像夏白这般坚决,坚持走到底。

虽感意外,却少有人真正重视。

夏白看似言辞激烈,在朝中颇有影响力,不过那也是借助殿试的契机,若非此时此刻,他的话根本传不到百官耳中,更别提直达圣听。

一个目前不过五品的状元。

怎能谈及天下苍生?怎能妄议国事?

实在荒谬。

李善长低下头。

将目光从夏白身上移开。

单凭匹夫之勇,不值一提,也难成大器。

绝不可能动摇淮西一脉在朝堂的稳固地位。

郭翀与吴公达皆面露遗憾。

年少的壮志固然让人欣赏,可仅凭意气用事,终难成事。

如今天下既定,早已非当年草莽横行之时。

缺乏背景、没有依靠、无人引荐,即便才华横溢、雄心勃勃,也将在繁琐事务中渐渐消磨殆尽。

在这一届的科举中,也曾出现过类似人物,当时状元便是其中之一。

吴伯宗。

品性温和而内心坚定,不随波逐流,因此屡遭挫折。

因多次直言进谏触怒龙颜,数次受到责罚,最终在贬谪云南途中病逝。

他们不像吴伯宗那样刚正,久居官场,早已磨去了棱角,逐渐适应了官场规则。

两人相视一眼,眼中的*渐渐冷却。

花纶和练子宁互望了一眼,眼中浮现出无奈与无计可施的神情。

他们并不喜欢夏白。

但厌恶的只是他的狂妄自大。

至于夏白本身务实的态度与坚韧的品格,还是得到了他们的认可。

朱元璋微微眯起眼睛,接着说道:“至于你的第三个问题,我可以清楚地告诉你,我们不仅有,而且会一直拥有它。”

“我不是唐朝的唐玄宗。唐玄宗前十几年确实算得上是一位贤明的君主,励精图治。但后来取得了一些成就后,就开始懈怠,失去了进取心,我绝不会这样。”

“我对大明有着极高的期望。”

“北元未灭,四周未安,百姓仍在苦难之中,我不敢,更不会有一丝松懈。”

听罢此言,李善长急忙开口奉承道:“陛下英明。”

“有了陛下的指引,臣相信大明会在您的领导下,不断迈向更加繁荣昌盛的未来。”

“这是天下的福气,大明的福气,也是百姓的福气。”

“臣代表万民感谢陛下。”

朱元璋闻言笑了起来,对李善长的夸赞很是受用。

他捋了捋胡须,也开始准备结束这场殿试了。经过这么久的波折,这场殿试已经没有太多实质性的意义了。

再说,也不宜再搞太多繁文缛节。

朱元璋看向下面一大片的进士,说道:“这次殿试,按照正常程序,已经拖延了十多天了。”

“我已经亲自审阅过你们的考卷,也听闻朝中大臣提起过你们,你们都是大明的可用之才,栋梁之材。”

“我很欣慰。”

“我就不多说什么了,这次殿试已经够折腾人的了,我就直接宣布结果吧。”

“本届科举,夏白为状元,花纶为榜眼,练子宁为探花。”

“其余人的排名与会试相同。”

“至于你们在朝中的具体职位,会有专门的人来安排。”

“我对你们寄予厚望,希望你们不要让我失望。”

已完结热门小说推荐

最新标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