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整个天下,能灭十族的人,方孝儒是头一个!而他,也是第一个被灭十族的人。
十族被灭,他也因此“流芳百世”。
但为了他,整整十族的人牺牲了性命!
他倒是出名了。
可那十族的人呢?
他们都死了,成了方孝儒成功的垫脚石!
这种悲剧,简直难以形容。
朱棣突然惊醒过来。
这一醒来,朱棣吓得够呛!
外面正哗啦啦地下着大雨,这雨大得像从天上倒下来似的。这雨让朱棣原本就不痛快的心情变得更糟。
“我不怕,我才不怕呢!”他几乎是从牙缝里挤出这话。
这位经历过无数战场的老将,眼神变得格外锋利,那种锐利的目光,让人看了都心惊。
忽然,他想起了什么,“对了,老四给我的丹药!”
朱棣急忙从怀里摸出一个小瓶子,这是朱高烨托鬼面将军交给他的。这丹药可不是普通的药,它能解决朱棣的大麻烦,鬼面将军当时就是这样跟他说的。
朱棣深吸了一口气,伸手接过瓶子,打开后拿出里面的一颗丹药。这药是黑乎乎的,他没用过,但他相信朱高烨的能力。
“希望这药别让我失望……”他小声嘀咕着,声音都有点发抖。
渐渐地,他平静了下来,把那颗黑色的药丸吞了下去。
刚吃完,他就觉得浑身轻松了不少,身体也舒服多了。
“这药真管用!”朱棣微微一笑,随后睡得特别踏实,这一觉也没再做梦。
而朱高煦那边可忙坏了,他正在查看军事情报,但这还不够,他还得关心民间的事。不过,朱高煦从小就待在战场上,对这些民事问题不太懂。
当他看到一份份奏折时,真是愁眉苦脸。大伙都说河南干旱严重,山东干旱更厉害,希望他能快点解决这些问题。
杨士奇带头来汇报情况,这么多事要是不说,那是失职。朱高煦头都疼得要炸了,他只想把军队的事做好,现在还要管这些民生问题,真是让他头痛。
看着堆成小山的奏折,他无奈极了:“行了,你们兵部赶紧想办法筹钱,不管怎么样,先把这事解决了!”
杨士奇他们听了都傻眼了,这话说了跟没说一样。兵部要是有钱,还用在这里干着急吗?还不是朱高煦自己拿不定主意。
大臣们也觉得这事拖不得,才急着来报告,可现在汉王居然让他们把这事压下来,大家心里都明白这事有多难办,只能苦笑,互相看看,都不知道怎么办好。
“王爷,这事可不小,山东干旱、河南干旱,哪件处理不好都不行……”杨荣咬着牙说道。
“行了行了,要是我能搞定,还用得着你们吗?赶紧给我想办法!”朱高煦不耐烦地摆摆手。
他瞥了瞥身边的小鼻涕。
“傻站着干什么?赶紧把那些人送走!”朱高煦冷冷地说。
“这……”
不管是三杨(杨士奇、杨荣、杨溥),还是别的官员,都被弄懵了。
不过谁也不敢多嘴,很快安静地退出了尚书房。
一走出尚书房,大家就开始互相打量,不知如何是好。
“杨阁老,咱们接下来怎么办?”有人问。
“要是先太子在这里,肯定早就解决了。真没想到,汉王这是在胡来!”杨荣忍不住抱怨。
“闭嘴!这话可不能乱讲,要是让汉王知道,咱们都要遭殃!”杨士奇冷声说道,“我们已经上报了,事情也交给他处理了,他怎么做,那是他的事!”
“到时候有皇上在,天塌下来也不会让我们顶着!”杨士奇接着说,“所以做人得清楚自己的分寸,不然准会惹麻烦!”
其他人听完,也都点点头。
然后大家各自散开。
就像他们说的,该怎么着就怎么着,别多问,需要提建议的时候就提。
但如果硬要去碰钉子,那就没退路了。
杨士奇最擅长的就是打太极,每次都能应付得滴水不漏。
他说这些话也是有道理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