他抬头看向朱高燧,“你觉得他是真心悔过?还是另有图谋?”
“这个……”
朱高燧迟疑了一下,“以我对那人的了解,怕不会如此轻易屈服。
不过去孝陵这件事,总归不太像是硬闯之类的大胆行动,反倒像一种试探或者借势的表现。”
朱棣点点头,“不管如何,此事不能草率对待。
老二向来精明,若是让他真把皇爷爷的灵位抬出来,反倒显得朕无情无义了。”
“但若是直接驳回,又怕他会借此大做文章。”
朱高燧叹了口气,“您看,是不是得想个万全之策?”
朱棣背着手走了几步,最终停下,“传旨给他,可以去孝陵,但必须遵守规矩,一切按照礼制行事,不许逾矩!并且沿途安排人马护送——当然,也是监视。”
“明白了,陛下。”
朱高燧应了一声,却又补充道,“不过,咱们还是要防着他暗藏诡计啊!”
“自然明白,”
朱棣冷冷一笑,“你立刻通知相关衙门,同时让你手下可靠之人盯紧他的一举一动,莫让他耍什么花招。”
“遵命!”
朱高燧退出御书房后,心中暗自嘀咕:二哥啊二哥,你还真是让人省心不起来!
此时,在昭狱之中,朱高煦正坐在牢房内独自饮酒。
虽然看似平静,却掩盖不住眼底的深沉与倔强。
当他得知消息已被上报给朱棣时,嘴角勾起一丝冷笑,“好得很,看看这场戏怎么收场。”
而在另一头,徐达的声音再次在脑海中响起:“高煦,不要忘了你的初心。”
“父亲放心,儿子心中有数。”
朱高煦低声答道,目光更加坚定。
他知道这一趟孝陵之行,不仅关乎自己未来的命运,更关系到整个局势的扭转。
即便前方布满荆棘,他也绝不会退缩半步。
当朱高燧一现身,朱棣瞬间便想起了朱高煦,眉头不由得紧蹙。
他暗自思忖,按自己的计划,先将朱高煦关押些时日,随后直接封为藩王,强行遣送赴任。
此等大事绝不能拖延至永乐十五年后,否则这十余年间定会不得安宁。
“二哥倒也未曾闹出什么乱子,不过托我带句话给您!”
朱高燧略显无奈地笑着开口。
“那逆子有何话说?”
朱棣一听,眉毛立刻挑了起来。
“二哥说,他想去孝陵拜祭皇祖父与皇祖母。”
朱高煦传达完这句话后,略带迟疑。
可这一句却让朱棣脸色大变,神色怪异起来!
要去孝陵?
这是老二要主动低头认错?
不好意思正面跟自己这把年纪的父亲认错,于是跑去求皇爷爷庇佑吗?
但这事又不大像他会做的样子啊……
“他是真的这么说了?”
“他还是否说明了缘何去孝陵祭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