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虽说没到谋反的地步,可他们所拥有的权力,比洪武时期的要大出许多,行事也越来越张狂!”
“说得直白些,您当初的锦衣卫主要是对付那些贪官污吏,主要目标都是外人;而我父亲手中的锦衣卫,性质已经发生变化——他们开始针对天下各藩王了!”
“这不是连我这个亲儿子都被锦衣卫盯上了么?”
朱高煦娓娓道来。
朱元璋闻言陷入沉思。
是呀,北镇抚司设立初衷仅限于监管官员罢了,然而朱棣另辟南镇抚司,声称是用来处理内部问题,实质上却是暗中对朱氏宗室展开调查!北镇抚司还可以由老三朱高燧掌管,而南镇抚司却被纪纲一手垄断,根本不让朱高燧插手!
“说起来,当年我父亲刚入应天府时,皇宫突发大火,朱允炆被找到的时候已经被烧得无法辨认真伪。”
“可又有谁能确定那个尸体就是朱允炆呢?”
“就因为我父亲多疑,再加上有大批建文余党四处活动。
现在的锦衣卫,还要承担追捕建文旧部,搜寻建文帝下落的任务。”
朱高煦补充道。
“朱允炆当真还活着吗?”
朱元璋的语气忽然变得激动。
“谁知道呢?”
“从那时起,也没人再见着过他,也许他还活着,却绝不敢现身吧。”
朱高煦语带调侃。
事实上,要说清朱允炆是否身死,最有发言权的或许就是朱高煦。
他心中早已确定朱允炆尚在人间,只是没有理由告知他人罢了。
况且他在当时的废宫中并未发觉朱允炆的灵魂迹象。
这一点恰恰证明了朱允炆找了一个替身自焚,自己则趁乱脱身逃离!
寻找朱允炆,对朱高煦而言并非难事,只是他并未打算付出行动。
将来,或许此人还能成为可用的棋子。
……
此刻,朱高炽与朱高燧两兄弟已踏入皇宫大内,见到正于御书房内批阅奏章的父亲朱棣。
“老二已然离去了?”
朱棣目光专注地望着手中的奏本,并未抬头,只是淡淡开口询问。
“确已离开了。
我们先将他送至凤台门外,随后才折返回宫。”
朱高炽回禀道。
朱棣放下奏本又问道:“想必这小子未曾同你说什么体己话吧?”
朱高炽面露一丝尴尬之色,回答道:“也确实如此,我们从小吵到大的亲兄弟,哪会说什么贴心话呢?”
朱棣兴趣似乎更浓,追问道:“到底说了什么?朕还挺好奇,这小混蛋同你究竟聊些什么来着。”
“没讲多少,他根本懒得跟我搭理几句。”
朱高炽心中不愿把之前那段令他窘迫的话语重述出来,“我只是嘱托他在封国要尽职尽力而已,他还嫌我烦呢!”
说这话丢了自己面子,可不是朱高煦之过。
“轮到你说。”
朱棣不再啰嗦,径自下旨意给朱高燧。
“爹。。。是这样的。。。”
被父亲忽然问话惊到,朱高燧一时间语无伦次起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