此刻朱棣心里顿时泛起波澜,看来这孙子心底已把弟弟朱高煦视作自身家族权位的最大隐患。
“我们这只是比喻而已,不是具体说谁!”
急切之下,朱棣赶忙辩解。
“我可不觉得二叔有这样的本事。
只要别是他就好。”朱瞻基依旧顺着思路坚定答道。
朱棣一时无语,暗忖着是不是白搭了一番心思?这小家伙这般敏感警觉。
随即朱瞻基继续发言道:
“皇爷爷,依孙儿见解,刚才所说的场景实际上并不存在。”
“这乾坤乃是太祖开创的,它同样属于朱家所有天下,皇位理所当然是我朱家成员担当。”
“您的几个儿子里边,就唯有父王有资质和才能充当东宫储君。”
“日后孙儿必然不负所望,绝无愧对之理。”
“除开父王还有本人之外,皇爷爷的宝座还能托付给其他人吗?”
一通话语下来,似乎早已察觉出朱棣的无奈与默然,这下更是令对方张口结舌、说不出半句反驳。
真是厉害得很呐,自己仅是以喻论事,没曾想竟被巧妙地回顶住了!
此时黄俨进前传报:“陛下,道衍大师有事求见。”
稍怔一下之后,朱棣望向旁边的孙子点头许可。
很快,姚广孝出现在书房之中。
“阿弥陀佛,贫僧参拜陛下、皇长孙殿下。”
步入殿内,他先向两人合十行礼。
接着听他客气回应:
“不知大师来访是为何事?”
朱棣挥手示意,并充满兴趣追问。
因为往常如果没什么特殊原因,姚广孝甚少主动前来找他。
更别说如今还在同解缙一起编撰《永乐大典》,实在不应无故打扰聊天。
“听闻太子身体突发不适,老衲特来询问原由,同时有些事宜也想要跟圣上深入磋商。”
姚广孝的目光若有若无地落在朱瞻基身上,语速徐缓地开口。
"瞻基啊,你皇爷爷和我有些要事相商,你且回东宫去照应一下你父王吧。
"
朱棣一听便知这是姚广孝想要与自己独处对谈,便直接向朱瞻基下令。
“退下吧,孙儿。”
朱瞻基十分懂事地点了点头,在离开御书房前还对着姚广孝微微一笑示意告别。
等到朱瞻基的脚步声远去,书房内仅余二人时,朱棣轻笑着招呼道:"坐下来吧,大师,这会儿该不会是来找朕算账的吧?”
此刻氛围变得颇为轻松随便,然而姚广孝接下来的话语却并不轻松。
"陛下此言差矣,贫僧不过是突然发觉,您的行事风格似乎有所改变。”
朱棣眉头微皱。
“改了?朕如何改变?”
“您变得过于谨慎且缺乏果决之心,已经丧失当初参与靖难之战时那份坚决了。”姚广孝目光深邃,接着追问道,“而且臣实在想不通,究竟是什么东西让您犹豫不决,请陛下告知。”
听到这儿,朱棣内心震撼的同时忍不住深吸一口气——
这家伙当真恐怖,竟将朕这些日子暗藏心思全都看得通透!
“哼!你个和尚莫非最近太闲了净想着这些?朕无需解释什么给你听!”面对质询,朱棣强压怒气选择否认以应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