詹徽苦笑摇头,低声回应:
“也没什么,不过是练得多罢了。”
片刻之后,朱元璋的銮驾悄然而至,抵达谨身殿外。
原本还在殿内焦躁不安的新科进士们一听圣驾驾临,赶忙各自归位准备迎驾。
还没等他们完成拜礼,朱元璋挥手阻止道:
“不用多礼!”
接着吩咐侍从:
“把书案全都撤掉!”
听闻命令,进士们一时错愕。
十几年前的确曾有过一些特殊的殿试形式,但现在毕竟不同往昔,所有人都没料到会如此突发奇变。
待朱元璋坐定龙椅,淡然看向全场道:
“今日殿试只有一个题目。”
他顿了顿,继续说道:
“谁回答得好,朕就钦点谁为状元。
现在听清楚了:假如有那么一天,我大明朝天灾频发、国库空虚;外有强敌侵扰边境,内有乱民起事遍地。
你们怎么应对?”
此言落下,在场士子尽皆怔住。
这不是按照规矩来的呀!这根本不是普通的殿试“过场”。
这种困境,是人能够随便设想和破解的吗?
正当众人面露疑惑之际,苏谯却别有用心地盯紧龙椅上的朱元璋。
既然来到这里便当作一场旅行了,既然错过了外出游览,那就借机会好好瞧瞧这位皇帝到底长啥样。
再说,就算只看到老朱的模样也算值得了。
而端坐于上首的朱元璋同样注意到这位特别的人物——在这众多学子低眉顺眼时,只有苏谯坦然直视着他。
如此鲜明的对比让朱元璋忍不住多看了他一眼。
四目相对后,苏谯干脆放弃隐藏心思,站起身朗声道:
“学生有办法!”
瞬时,所有目光齐刷刷集中到苏谯身上。
朱元璋微眯双眼,认真审视着对方:
“讲你的想法。”
此刻,紧张的情绪如影随形笼罩苏谯。
毕竟是首次挑战极限,缺乏经验的情况下很难做到镇定自若。
经过短暂思索,他鼓足勇气大声说出两个字:
“抄家!”
话音刚落,举座哗然!
“抄家”,这可不是什么可以轻描淡写的举措。
而且更别说具体能抄谁的家了……这样的建议岂是轻易能够在殿廷之上提及之事?!朝野一片寂静之中,仅剩茹太素暗叹其胆识之余生出几分惋惜之意。
他赶紧上前施礼替其辩解:
“陛下,此考生恐怕久候疲惫,头脑混乱,请陛下宽恕则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