自家的后代子孙,苦苦哀求,他们也不过拿出二十万两银子,可当那叛贼一到,竟直接搜刮出了八千万两!
这差距何其巨大!
真是一帮废物,蠹虫!
在极度愤怒之余,他也认同李自成对付这些贪官污吏的方式,这正合他的心意。
就该如此!
这些家伙确实该受此惩罚!
“照这样说来,取代我大明、建立新朝的,就是这李自成?”
平复心情后,朱元璋看向韩成问道……
四十五章宁国公主亲自前来!
“那么说,取代我大明、建立新朝的人,就是这李自成?”
朱元璋注视着韩成开口询问。
刚开始听韩成说,自己的大明三百年基业竟然就此断送,朱元璋怒不可遏。
实在难以接受。
然而,随着韩成的讲述,了解到大明末年究竟发生了什么,朱元璋心中的愤怒渐渐平息,情绪也变得稳定。
他觉得,仅凭明朝末年自己子孙的作为,以及那些奸臣贼子的行为,大明的灭亡其实并不冤枉。
如果大明后期真变成那个样子,他宁可眼睁睁看着它衰败!
已经烂到这种地步,不衰败还会有天理吗?
如此多的百姓活不下去,难道还不准百姓反抗吗?
难道还想让百姓即使饿死也不反抗?
这怎么可能!
虽然李自成攻破京城,亲手终结了他的大明,但他提到李自成时,已不再那么激动。
觉得李自成这样的人取代大明也说得过去。
至少他对那些乱臣贼子的处置方式很痛快。
最关键的是,李自成显然是汉人,而非外族。
只要不是外族人取代了他的大明,这样的结果他也勉强能够接受。
不过仔细想想也是。
自己驱逐鞑虏,复兴中华,收复汉人江山,如今蒙古人只能苟延残喘。
有了自己的榜样,加上这样的努力,后世应该不会再次出现强大的外族。
后人即便再不堪,也不会再让外族坐大!
朱元璋发问,韩成一时语塞,不知如何作答。
明朝末年,乃至其后的岁月,尽是屈辱,屈辱之上复加屈辱。
攻入京城的李自成未能保住江山,紧接着便是关内逐鹿,收获成果。
于是,数百年的屈辱历史就此展开,又一个黑暗时期降临。
韩成思忖,若把后续之事告诉朱元璋,以他的性情,必定震怒。今日已饱受折磨的朱元璋,恐怕难以承受。
若真如此,对韩成而言绝非好事。剧透一番,直接惹恼朱元璋,自己若不受牵连,才真是怪事。
韩成思索片刻道:"陛下,今日所谈之事已然不少,不如改日再说?未来之事繁多,您知晓太多,恐难消化,易生烦恼。"
朱元璋正听得起劲,怎肯罢休:"尽管讲,时间尚早。你且说说,李自成取代我大明后,做得如何?可曾让新朝强盛?能否比肩我大明?是否受外族欺凌?若此人确有建树,在那境况下,我也不会怪罪于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