而商鞅给了底层人田地,给了他们可以使用的田亩,能够种粮食的田亩,也就有了一个能够生根的家。
所以,如今的秦法真的严酷吗?
扶苏叹息一声,其实秦法本不严酷,而且比六国任何一国的律法都更好。
秦法很注重细节,严谨不暴虐,对百姓很体恤,秦律教百姓种地,秦法对国家事无巨细。
他们之所以会说秦法严酷,多半是因为他们害怕秦法,也不敢施行秦法去伤及他们自己的利益。
不知道为何,扶苏心中有些悲凉,也不知现在这个天下能否让商鞅心中有所宽慰了。
扶苏没见过商鞅,但不知为何,却十分理解商鞅,也敬佩商鞅。
一碗豆饭吃罢,扶苏注意到不远处有一个躲闪的目光,那是个穿着简朴的姑娘,似乎是注意到眼神看来,她连忙躲闪低下头。
她还穿着黑灰色的厚重衣裳,坐在父母身边正低着头用饭。
扶苏倒也不在意,将手中的空碗递给田安,见章邯带着人手又将树苗送来了,便继续种树。
整个秦国所有人都很忙,始皇帝忙着他那开天辟地的大事业,李斯忙着完成他的野心与事业,秦国的官吏们正在驾马在官道上赶路,传递文书,派出官吏。
还有忙着赶时节耕种的秦人们。
似乎所有人都很忙,扶苏觉得只有自己最清闲了。
嗯,大抵只有我无事可做了。
扶苏听闻王绾离开咸阳之后,三天赶了五百里地,也不知道真的假的。
他老人家都这般年纪了,还能如此赶路,也算是天赋异禀了。
“公子,井渠挖出来了。”
闻言,扶苏洗去手上的泥,跟着章邯来到浐水河边,这里原本是一片旱塬,也是一片地势较高的荒地。
此地更是一片盐碱地,因此一直荒着。
一阵风吹过,吹起地上的沙土,扶苏戴上斗笠遮阳,来到井渠边。
章邯道:“公子,此地井渠好挖,我们挖了三天就通了。”
按照章邯的讲述,井渠的开挖异常顺利,眼前只有一口井远没有达到龙首渠的标准。
这也没办法,章邯的人力是有限的,正值春耕时节,耕与战是秦国一直以来的头等大事。
如今战事停了,耕就是唯一的头等大事,自然不敢调动人力大规模开挖水渠。
扶苏回头看去又见到了正在陪着笑脸的两位县丞与五位亭长,县丞看着是人到中年,亭长看起来只有十六七岁的模样。
扶苏询问道:“这里的亭长都这么年轻吗?”
相隔挺远的,县丞与亭长自然不敢靠近,公子身边都是提着刀的护卫。
尽管对方听不到这里的谈话,章邯还是低声回道:“公子,关中不比其他地方,当年征战六国关中的人力都送出去了,有的亭长带着各自乡的男人去打仗,往往一去就是亭长带着一个乡的男人。”
“是因他们的长辈都战死了,亭长的位置这才交给了他们的孩子,才会这般年轻。”
闻言,扶苏站在原地久久不言语。
田安让人给了后方的亭长以及几个村民赏赐,又递上一卷布,道:“这是公子交代要画的图。”
将这卷地图在地上铺开,扶苏有些想不起来当初的龙首渠是什么模样的了,倒是确切地知道商颜山。
好就好在,如今的商颜山依旧叫商颜山。
龙首渠要穿过相隔数里的山体,而且还是要从山下开挖一个地下沟渠,下游连接渭水才算是完成大部分。
扶苏将一个麻绳绑在了一个桶上,而后将木桶放下,井渠传来水声,拉出一些浑浊的水。
水质其实很好,只要沉淀一些时日,就会清澈。
章邯道:“上游的村民还来闹过,不过被末将赶回去了。”
扶苏道:“无妨,若能够将田地灌溉出来,可以分给上游一些。”
田安小声道:“其实今天有很多人想要拜访公子,他们都等在咸阳城的那座宅邸中。”
“都是什么人?”
“有几人说是荀子的弟子,是丞相同门好友,还有一些人是听闻公子贤名前来拜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