叔孙通还在推着小磨盘,又看了看张苍带来的一堆竹简。
张苍还立在一旁,大抵是有一种你不看,就不走的架势。
叔孙通扶着受累的后腰,神色狐疑,又惊觉这个张苍与李斯一样都是荀子的弟子,什么时候这个张苍竟也如此拥护公子扶苏了。
公子扶苏,丞相李斯,御史张苍,此三人何时走在了一起?
叔孙通在入秦之前,倒是听说公子扶苏贤明,而盘算眼前的形势……
不知为何,叔孙通心中越发不安。
这种不安的感觉是与日俱增的,大概从什么时候开始?
应该是从第一面见到那位公子扶苏,从那时起就隐有不安。
叔孙通走到桌案边打开了包袱,随着包袱的绳节打开,垒在一起的竹简就滚下了几卷,而后拿起其中一卷仔细看着。
屋外寒风依旧,墙角与路边还有些没有融化的积雪,张苍看着村中正在玩闹的孩童。
屋内,叔孙通看了好一会儿的书。
张苍看着窗外的景色,“公子还说了,若是你不愿教授给那些孩子,我可以来教,以后我张苍也会来教这里的孩子。”
闻言,叔孙通将手中这卷书放在桌案上,“都是以前老秦人的一些事迹。”
张苍准备离开了,他又道:“有劳了。”
叔孙通行礼道:“既然是公子吩咐,臣自当尽力。”
不过是给孩子们讲秦人的故事,叔孙通觉得不是什么难事,何况都是些很好的故事。
当新年到来的时候,人们就会想着什么时候能够迎来今年的谷雨,人们都期盼着今年的春耕可以早点开始。
扶苏坐着马车离开咸阳城,来到渭水河的南面,这里有一片林苑,叫作上林苑。
如今的上林苑面积并不大,到了汉武帝之后,上林苑的面积才会扩大。
而现在的上林苑就像是一个小小的园林。
现在都已是二月,可寒风依旧,看不到上林苑的鸟兽,河渠也结着一层薄冰。
田安坐在车辕上,低声道:“公子,近来太官令想问询商颜山做饭食之法,还有御府令询问公子衣裳长短,还有少府令询问西渭河建设桥的人选。”
“新年伊始,看来大家都很忙。”
马车内传来了公子的话语,田安笑道:“今天恐怕要下雨了。”
“无妨,可以在上林苑躲雨。”
如今大秦的吏治还算是很清晰的,至少与以前的六国相比,秦国可以说是做到了专业的人做专业的事,提倡专业化生产。
而这种制度,在当年六国相继变法的过程中,只有秦国做得最完整。
因秦国所取用官吏,只找专业的人,如修郑国渠的郑国。
而其他六国,在这些关键位置上的人选,多少都会选择自家的宗亲或是贵胄的血亲。
从选人制度上来看,专业的人做专业的事,是极为重要的。
所谓以吏为师,秦人讲究实用性的国策就强迫官吏必须掌握相应的能力,以及应对实际政务的能力。
而今天,扶苏来这里是来见秦国的另一位水利专家,此人名叫监禄。
监禄原本奉命修缮上林苑,得知公子要见自己,他早等在上林苑外。
马车到了近前,监禄行礼道:“臣,监禄拜见公子。”
扶苏下了车驾,笑道:“不用多礼。”
监禄又道:“臣奉命修缮上林苑,听闻公子前来,便在此等候。”
扶苏抬头看了看乌云厚重的天空,又道:“进去说话。”
监禄又是行礼,跟着公子走入了上林苑。
其实上林苑以前有很多名字,这里一直都是历代秦王耕种的地方,自商鞅变法之后,也就只留了这么一片地。
其实上林苑也没有什么好看的,无非就是几亩地,一些树,还有一条小河。
监禄在这里修建河堤,以免大水到来会淹了田亩。
几人走入了田地边的一处宅邸中,这处宅邸到处都是灰尘,进来之后,田安的眉头一直都是紧皱的。
他大概是不喜这里的环境,好像每一次呼吸都会吸入一鼻子的灰尘,让他原本的好心情都消失不见了。
“拿图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