张副部长正要上车,李干跑步追上来,喊道,“首长,请等等。”
李干来到张副部长面前,决定打贺明飞的旗号了。
否则,他一点改变现状的机会都没有。
“小李,你还有事?”张副部长微笑着问。
越大的领导对底下的小兵越和蔼,越小的领导对手底下的人越能拿架子打官腔。
李干挠了挠脑袋,说,“首长,我在航校的时候对航火比较感兴趣,做了一些研究。可是没有机会实际看一看。我想跟着您去九五二七厂看一看。”
说到这里,他挺着胸脯补充了一句,“这一点我原来的中队长贺明飞可以证明,他还通过贺部长给我找了不少国外技术书籍学习呢!”
张副部长听了前面的话后,就在想怎样合适地婉拒李干的请求了,可是听了李干后面一句话后,张副部长愣怔了一下。
他问,“你认识贺部长?”
李干憨厚地笑道,“是的,有一次休假,中队长带我去了他家,拜访了贺部长。”
这一点李干倒是没说谎,不过,那次只是碰巧遇到贺部长在家,并非专门前往拜访。
他一个小小的中尉试飞员而已,哪有资格专门拜访大部长。
贺明飞……
张副部长在记忆里寻找着,想起贺部长有个大孙子的确是飞行员,调到211厂担任试飞中队中队长,很有可能。
“行,你跟我走吧。”张副部长说。
这时,杨伟、宋文忠等人已经追过来欢送张副部长了,李干连忙跑到杨伟这里报告情况。
985厂试飞队没有队长,所以,试飞员直接向分管厂领导报告。试飞队比较特殊,属于军队编制,试飞团就是空司直属单位。
但是,因为试飞队要派驻到厂家这里,要接受厂家的管理和指挥。当然,211厂也好985厂也罢,都是军工厂,干部都属于军队干部,只不过没穿军装罢了。
李干向杨伟解释了一番,最后说,“埃方要求歼七具备对地攻击能力,最简单的办法就是使用航空火箭弹。九五二七厂有这方面技术。”
这一句话彻底说服了杨伟,杨伟连忙说,“吴强和你一块去,你和领导说一说。”
“你大厂长,你去说啊。”李干没好气道,忽然一愣,“他不是机身组的吗?”
杨伟嘿嘿笑道,“吴强可是多面手,武器组也归他管。我知道你小子认识贺部长,你出面比我管用。”
李干就愣住了。
“别愣着了,让领导等着不好。”宋文忠说。
李干便硬着头皮又跑过来,向张副部长说明了情况。
张副部长很爽快地挥了挥手,“让你们厂派个车,想去的就都跟着走吧。”
“是!”
张副部长看见李干要走,立即道,“小李,你坐我车。”
他的机要参谋立即去向杨伟传达了领导指示。
李干很激动,能和领导同乘,这一路能说很多话,说不定能给领导灌输一些新的技术理念,由此产生的影响可比他这么个小试飞员自己折腾要大得多。
既然领导同意了,杨伟索性让吴强带了两个技术员坐厂里的212吉普车跟着领导的座驾去了。
9527厂同样是大三线时期建起来的厂子,这一类厂子有一个共同点,那就是都在山里,偏僻是肯定的。
好在,9527厂距离985厂只有五十多公里,不到两个小时,车队就开进了厂里。
李干不惜打贺部长的旗号也要跟着过来9627厂,歼-7的出口只是其中一个方面的原因。
最关键的是,他必须要以歼-7出口这个名义来行事,否则如何解释他即将提出的观点?
难不成你未卜先知,知道半年后要搞自卫反击战?
一旦引起怀疑,要么拉去切片,要么拉去枪毙。
开什么玩笑,是不是动手,最高统帅部都还没有形成决心呢,即便你分析到了,那么你是依靠什么分析出来的结论?
没有大量关键情报,你拿什么做分析?
结论就是,你小子肯定是间谍!
大运动刚结束,李干可不想让自己粘上哪怕一点疑点,那真的会死的啊!
给出口版歼-7寻找一种合适的对地攻击武器,就是绝佳的理由了。
9527厂以生产航空火箭弹为主,也是三机部下面的军工厂。
张副部长这么大领导肯定不会闲着没事跑山沟里去视察这么个小厂的。
那么答案就显而易见了——9527厂八成是接到了63-1式130毫米火箭炮的紧急生产任务了!
能让这么大领导亲自跑去看生产情况的,除了备战,还能是什么事情?
63-1式130毫米火箭炮可不是什么高精尖武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