薪火长明
肖老太太离世后的第七个清晨,晨雾尚未散尽,朝朝已站在农业示范园的智能温室前。她戴着草帽,手里握着记录本,仔细观察着无土栽培架上鲜嫩的生菜。手机突然震动,是县里农业局发来的消息——他们培育的新品种番茄在全省农产品展销会上获得金奖。
"朝朝姐!快来看!"技术员小王气喘吁吁跑来,手里的平板映出满屏订单,"咱们的有机蔬菜又上热搜了!网友说这是'会呼吸的新鲜'!"
朝朝笑着接过平板,目光掠过评论区里的留言。自从她带头成立"新农人直播团队",每天都有全国各地的网友通过镜头"云逛"村庄。屏幕里,周大牛正驾驶着崭新的无人驾驶播种机在田间作业,金属部件在阳光下泛着银光;周蕙在小卖部前直播带货,货架上整齐摆放着蜂蜜、辣酱等特色产品,评论区不断弹出"下单""再来十瓶"的字样。
变化总在细微处生长。村口的老槐树如今挂上了太阳能路灯,树下的石桌旁,几位老人正围着智能音箱学唱新改编的民谣。曾经堆满杂物的村道,如今变成了宽阔的柏油路,快递车和旅游大巴往来穿梭。朝朝记得去年暴雨冲垮堤坝时,全村人冒雨抢险的场景——不分男女老少,大家扛沙袋、疏沟渠,那份团结劲儿,比任何时候都让人安心。
"朝朝!"身后传来熟悉的呼唤。周蕙骑着电动车驶来,车筐里装满了新摘的黄瓜,"中午给你做拍黄瓜,就着你最爱吃的手擀面。"
朝朝挽住母亲的胳膊,两人并肩往家走。路过新建的文化礼堂时,正碰上孩子们排练节目。礼堂外墙爬满了凌霄花,窗棂间飘出清脆的童声:"山也亲,水也亲,女孩也能撑乾坤。。。。。。"这是朝朝根据老民谣改编的儿歌,如今成了村里孩子们最爱的童谣。
推开肖家小院的门,阳光正斜斜地照在堂屋的柜子上。朝朝轻轻打开柜门,泛黄的课本旁,整整齐齐码着厚厚的村民意见簿。这些年,她和村民们一起摸索出"村民议事会"制度,大到示范园扩建,小到路灯安装,每个决策都凝聚着大家的智慧。最底层压着的,是肖老太太生前常戴的老花镜,镜腿上缠着褪色的红布条。
"在想奶奶?"周蕙端来一碗凉茶,"她要是还在,看到现在的光景,得多高兴。"
朝朝点头,目光落在墙上的全家福上。照片里的肖老太太笑容慈祥,而相框旁边,贴着的是全村人去年丰收节的大合影——田埂上,男女老少捧着金灿灿的稻谷,身后是鳞次栉比的现代化大棚。
暮色渐浓时,朝朝来到村后的山坡。这里曾是荒地,如今种满了经济果林。远处传来拖拉机的轰鸣声,那是返乡创业的年轻人在开垦新的种植区。山风拂过,带来阵阵果香,她想起小时候总跟着奶奶来这里采野果,那时的山坡光秃秃的,哪有如今这般生机。
手机突然响起视频通话请求,是邻村的大学生村官。对方满脸兴奋:"朝朝姐,我们也想建个直播基地,能来给我们讲讲经验吗?"
"当然!明天就去!"朝朝爽快答应。挂断电话,她望着山下灯火渐次亮起的村庄,突然想起肖老太太常说的话:"日子就像地里的庄稼,只要用心,总会有收成。"
夜色深沉,农业示范园的监控室里依旧亮着灯。朝朝和团队成员围坐在一起,讨论着下个月的种植计划。大屏幕上,实时显示着各个温室的温湿度数据;角落里,3D打印机正嗡嗡作响,打印着新设计的农具模型。窗外,月光如水,洒在这片充满希望的土地上。
忽然,远处传来零星的鞭炮声,是哪家在庆祝喜事。朝朝走到窗前,看着烟花在夜空中绽放,照亮了村庄的轮廓。她知道,这簇簇烟火不仅是庆祝的符号,更是无数个像她一样的年轻人,用知识和汗水点燃的希望之光。那些曾经困扰村庄的陈旧观念,早已化作滋养土地的养分,孕育出崭新的未来。
此刻,肖家小院的老槐树下,几个孩童正围着周蕙听故事。月光透过枝叶的缝隙,在地上洒下斑驳的光影。"后来呢?"孩子们仰着小脸追问。
周蕙笑着指向远处明亮的村落:"后来呀,这个村子就像开了挂,越来越热闹,越来越兴旺。因为这里的每个人,都把日子过成了诗。。。。。。"
晚风轻拂,带着泥土与希望的气息。在这片古老而年轻的土地上,幸福的故事仍在继续,如同一盏盏永不熄灭的灯火,照亮着乡村振兴的漫漫长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