年芷瑶理了理裙摆,“摆进来吧。”
一群小太监端着各式菜色鱼贯而入,这些菜品都是带着红签字的,代表着这些都有名有姓的大厨做的,上面还有御厨的名字。
想来是四爷特意嘱咐的,知道这都是四爷的心意,即便是没什么胃口,年芷瑶也都挨个尝了尝,吃到了平日里的七分饱,便放下了筷子。
白芨见着主子这般,心里便有些担心,封了皇贵妃,主子不高兴吗。
四爷回来杏花春馆,见满院子的人都是喜气洋洋的,唯有瑶儿自身笑容浅淡。
他问道:“怎么,不高兴吗?”
年芷瑶摇头:“倒也不是。”
四爷注视着她,“怎么不与朕说实话。”
年芷瑶靠在他身上,“我只是觉得心里空落落的,有些害怕。”
被封了皇贵妃,她应该是开心的,可真到这一日,她又觉得脚底下没踩在实处,让人心里不踏实。
四爷揉搓着她的手,“别怕,天塌下来也有朕给你顶着呢,你只管站在前头,朕想让你到身边陪着朕。”
年芷瑶看着四爷望着她的眼神,里面满是认真期待,像是在说你只管过来,别的一概不用操心,外头也并没有什么风雨,她忍不住对着四爷点了头。
她握住四爷的手,“我相信爷。”
四爷笑了:“可见过两个孩子了。”
今日是她的好日子,四爷特意让弘昭弘晏休了半天假,让他们过来同她请安。
想到儿子,年芷瑶笑了起来:“见过了,还同我道喜呢。”
看瑶儿脸上终于露出了笑,四爷索性将她揽在怀里,“放心,凡事都有朕在呢。”
年芷瑶点头,“我知道。”
她知道四爷什么都会给她办好,她就是还有些不适应,不过,她看着四爷的笑眼,应该很快就能适应的吧,她想。
自从她被封皇贵妃后,不少人都递了牌子想进来给她请安道喜,每次来到她宫里,各家夫人面上都笑得真情实感,仿佛她封皇贵妃,于她们是天大的喜事一般。
更有恭维奉承的,实在让年芷瑶不堪其扰,便推说自己身子不适,把请见的牌子都给停了。
四爷知道后笑了她半天。
景仁宫
皇后听见外头传来的动静,她看向屋子里站着的老嬷嬷,这是四爷派过来看着她的,平日里衣食起居时刻都不离她身边。
皇后自嘲一笑,如今她身边的人都被苏培盛带走了,她还能做什么呢,难道皇上是怕她去亲手害了年氏不成。
她开口说话,嗓音低哑:“今日是什么日子,外头怎么这么热闹。”
嬷嬷看她一眼,回道:“回皇后娘娘,今日皇上下了旨,封贵妃娘娘封皇贵妃,想来外头正在晓谕六宫吧。”
皇后快步向她走来:“你再说一遍,皇上封了谁为皇贵妃。”
嬷嬷没被皇后的神情吓到,而是语气平稳地又将此事重复一遍:“皇上封贵妃娘娘封皇贵妃,摄六宫事。”
皇后大笑起来,“皇贵妃,皇贵妃,皇上,我还没死呢,你封年氏做皇贵妃,是想咒我早死吗,皇上,你好狠的心啊。”
四爷是巴不得让她给年氏让位吧,不,她不愿意,她是皇后,是先帝赐婚的嫡福晋,只要她不死,万岁就不能废后。
嬷嬷看着皇后神色癫狂,不慌不忙的后退了两步,万岁让她看紧皇后,除了不能和外界接触之外,一切都随她。
故而,她也没管皇后的叫喊。
年芷瑶被封皇贵妃的第二天,便去了畅春园给太后请安,既然四爷说她赤诚至孝,那她也得做出个表率来不是。
好在太后也不嫌她,她说要过去请安,太后便立刻让她过来了。
年芷瑶看着太后身边的福嬷嬷,寒暄道:“嬷嬷伺候太后多年,可依然神采依旧。”
福嬷嬷:“娘娘说笑了,娘娘才是光彩照人,娘娘如今被封皇贵妃,老奴在这给娘娘道喜了。”
年芷瑶笑笑:“嬷嬷也客气了。”
太后见了她进来,开口便是:“我倒是谁呢,原来是皇贵妃来了啊。”
年芷瑶无奈对太后行了个福礼,“皇额娘怎么也笑话我。”
如今太后日子过得顺心,人也越发促狭起来了,往日也没怎么叫过她,今日开口便叫她皇贵妃,真是应了那句老小孩,越老越顽皮起来了。
太后笑道:“好了,哀家不打趣了你了,快坐过来吧。”
年芷瑶笑着坐在了太后旁边。
太后:“如今你既做了皇贵妃,皇帝那想来也能放心许多。”
她虽不知皇后具体做了什么,可能让老四封了景仁宫,又分封皇贵妃,想来皇后犯的不是什么小事。
想到皇后,太后不禁摇了摇头,皇后这人,年轻时看着也还好啊,怎么如今是越活越回去了。
年芷瑶低头:“万岁事事替臣妾考虑,臣妾着实无以为报。”
太后笑笑:“你能替皇帝考虑,皇帝又替你考虑,这样就很好,皇帝身边有你陪着,哀家也就放心了。”
年芷瑶陪太后说了会子话,眼看着就要到用膳的时辰了,太后宫里的人来报,说是四爷过来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