他自然知道文梓师兄并非等闲修士,平日鲜少来此,今日这般必然有要事求见。
其余十二位新晋弟子不知文梓身份,对于云中子师兄这般态度十分好奇。
只是文梓此时也无暇顾及寒暄之事,略同几位师弟颔首致意,便进入玉虚宫中。
“弟子拜见二师伯!”文梓恭敬一礼,又向侍立一旁的南极略一拱手:“见过师兄。”
文梓此来,扰乱了二师伯讲道之事,心下略带愧疚,礼仪上自然多了几分恭敬。
元始见到文梓这般行事,便也猜到其几分心思,呵呵一笑:“怎的这般客气!你今日来此,可是门人转生有何难事?”
“二师伯法眼如炬。”文梓先是恭维了一句,而后便将大日魂魄现况,及大师伯所言蕴养之法阐述一遍。
“此法倒也可行。”元始听罢文梓所言,心中暗暗推翻推算一番,作出肯定回应。
而后又拿出自己的成道法器——三宝玉如意,递向文梓说道:“此物为十二品造化青莲分化而成,又合本座成道之基。内蕴造化,自合道法,正好可以作为承载大日魂魄的容器。”
这等行径与文梓而言,不可谓不宠溺。
文梓略加思索,面现赧然之色,摘下头顶莲花冠,恭声向二师伯请教:“弟子的莲花冠为九品大道黄莲所化。若做为承载大日魂魄的容器,师伯以为如何?”
元始略微感受一下莲花冠上盎然生机及澎湃道韵,默默收回自己的三宝玉如意。
他不由调侃道:“你如今身家,可是远胜我等了。”
而后,继续同文梓解说:“你这大道黄莲用于承载大日魂魄,自是再合适不过。不过,九品大道黄莲这般难得,你将其用于承载大日魂魄,若日后事不可为,损失必然非同小可。”
文梓得了二师伯认可,自然十分欣喜。
其对于大道黄莲可能受损之事,却是并不在意。
他坦然道:“大道黄莲不过身外之物,若能将大日身躯重塑重塑,纵是有所损伤,也不失为一桩功德。”
他先前能为人族做到那般地步,自然也不欲欠下大日因果。相较大日此前所为,九品大道黄莲的珍贵却也一般。
“既如此,你便随我来吧。”元始见文梓心意已定,便也不再耽搁,起身便往宫外走去。
文梓跟随元始一道,来到昆仑之巅。
昆仑之巅却并非如同他先前预想的那样,处于昆仑最高峰。
元始却是将其带到一处平凡山峰,直言此地才是昆仑山巅所在。
这山峰并不起眼,只是四周极为空旷。
文梓心中略略估算一番,此地大概同多宝师兄为百果园所做的初次选址相距不远,已然邻近西昆仑所在。
元始将文梓带至此处,仍是再三测算,方才选定最佳位置。
文梓将大日魂魄小心转入大道黄莲之中,然后将其慎重安放在二师伯指定位置。
大道黄莲方才安排到位,文梓便觉其内大日先天本源生机渐渐回转。
见到大师伯所言之法果然见效,文梓方才轻舒一口气,也算了却了一桩心事。
“你且放心,此地有我照拂,必然不会再出变故。”元始见文梓虽说松了一口气,但仍旧面带慎重之色观察四周环境,不由出言开解。
又问及其日后规划:“你日后有何打算,是于昆仑闭关还是欲前往金鳌岛?”
“弟子应该会在洛心岛中静修。虽然弟子不欲再过问洪荒人族之事,但燧人、仓颉四人已然选择转生人间。他们于其内必然有所作为,文明复苏进程或能加快,弟子在洛心岛中也可便宜行事。”
文梓此言,却是首次在洪荒之中承认自己能够干涉人间运转。
元始听得此言,略略放心。
人间之所在,天道亦不能逞凶,文梓有此依凭,自己也不必担忧其安危。
虽不知洛心岛同人间有何联系,但他也无意探听文梓隐秘。
文梓此行之事已然妥当,便辞别元始天尊,回返洛心岛而去。
及至其悠哉赶回洛心岛,却意外得见女娲在此等候。
文字略有踟蹰,不知女娲此来何为:“师叔圣驾至此,不知有何吩咐?”
女娲在此等候已久,也不再同文梓绕弯子,直接将此行来意说明:“此前我已言明,日后不再过问人族之事。待伏羲转世证道之时,还需你多加照拂。”
而后取出河图、洛书,以及一只金白葫芦,她将几件灵宝交于文梓,说道:“大劫之后,混沌钟不见其踪,这只葫芦为太一仅留遗物,如今交于你,也算稍稍了结你同妖族之间因果。这河图、洛书则为帝俊所留,日后应为伏羲证道之物。一并由你保管,待日后伏羲拜入你门下,再有你转交于他。”
文梓略加思索,将白金葫芦接过,坦言道:“此物弟子收下,日后自有其正经去处,同妖族因果也一并勾销。”
而后又将河图、洛书奉还:“这两件灵宝还请师叔收回,弟子亦无心再过问洪荒人族之事。且弟子才疏学浅,也不敢担当教导天皇之责。这等重任,还需请大师伯亲自出面更为妥当。”
女娲听得此言,也不再强求。
第100章天庭新立
女娲此行目的,主要还是化解文梓心中芥蒂,欲让伏羲拜入其门下之言,不过只是说辞。
毕竟,文梓今时不同往日,随便一个小动作,就足以使伏羲证道之路多出无尽坎坷。
她如今见文梓将葫芦收下,愿同妖族抵消因果,也对伏羲证道之事表明态度。
其此行目的已然圆满,也不再逗留洪荒,转身向天外而去。
如今巫妖退场,日后人族将占据洪荒广阔天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