笔趣阁

91言情>我与太子举案齐眉 > 7080(第19页)

7080(第19页)

粉羹吃了半碗,明蕴之只觉味同嚼蜡,并未尝出是什么滋味。好在此时宁安回来了。

“主子,少夫人。”宁安上前见礼,低声禀报道:“属下打听到了,小侯爷眼下正在绮梦坊里。”

明蕴之手里的瓷勺落进碗里。那是她两个妹妹当初被充入的教司坊,她认得的。

那地方的许多姑娘都是如她父亲一般被抄家革职之人的妻女。裴彧以前从不涉足那样的地方,说那些女子都是可怜之人。此番竟也在那样的地方寻乐子,当真如同换了一个人一般。

她在心中叹了口气,心思越发的沉重。裴彧越是变化大,毒杀她两个妹妹就越有可能是真的。

陆怀川抬头看她。

“夫君,我们过去吧?”明蕴之也抬眸坦然看他。

“好。”陆怀川温声应了。临近中午,头顶的太阳明晃晃的。

良都侯府外院的书房庭院内树木葳蕤,大门洞开,隐约可见里头窗明几净。

裴彧自错落的树荫下走过,行到廊下。

“小侯爷。”

门口守着的小厮朝他拱手行礼。

裴彧颔首,迈步进了书房。

书房正中挂着一幅山水图,下方条几上紫铜鎏金狻猊香炉青烟袅袅,旁边长颈缠枝纹瓷瓶里头插着孔雀羽,四墙满壁书架,摆设很是清雅。

良都侯裴广振正坐在当中的书案前,正翻看着书册。听到

动静,他抬起头来:“持曜回来了。”

他已过中年,仍是剑眉星目,留着一把黑胡须。穿着一身墨色圆领云缎广袖袍,通身儒雅却又不失上位者威严。

“父亲。”裴彧拉开书案对面的椅子坐了下来。

他姿态随意,可见父子关系融洽。

良都侯放下手中的书册,坐直了身子看他:“我听闻你带回了明家的两个庶女?”

裴彧跷起腿漫不经心地应了一声。

良都侯顿了顿道:“明父之事确有蹊跷,背后之人还未可知,但元启帝对明父的戒备还是能窥探到的,此事必然不简单。明家大姑娘已然嫁与陆怀川为妻,不论前尘往事如何,你与她不会再有交集。你该知道自己的身份,大事为重,不可在儿女情长上耽搁,明家的事情你就不要插手了。”

他语重心长地告诫裴彧。

裴彧惊才绝艳,无论是人品还是行事能力他都很放心。唯独这一件,他心中始终不安。当初裴彧离去时是什么状态他最清楚。总疑心裴彧还没有从当初的事情里走出来。

“父亲想多了。”裴彧笑望了他一眼:“我岂会那样糊涂?不过是出出当年的气罢了。”

“你知道就好。”良都侯很是欣慰,起身道:“曹智溥约我已有好几日,你和我一同前去。”

裴彧跟随他起身往外走。

良都侯抬步往外走:“这门亲事,曹家要嫁过来的是嫡长孙女,当是诚心与我们结交。你若无异议,今日便定下亲事。”

他对与曹家联姻甚是满意,亲事成了之后,他们这边又多了一大助益。

裴彧与他并行:“我名声不好,恐怕累及人家。”

良都侯笑道:“为你正妻者本该有大襟怀,曹家不会教出妒妇,你莫要忧心这些。”

“父亲,曹家孙女多大?”裴彧貌似随意地问了一句。

良都侯回道:“时年十六。”

裴彧顿住步伐看他:“如此年幼?罢了,我还是不耽搁人家。”

“你不过才二十二,正是大好的年华。”良都侯回头:“又未曾娶过妻,成亲了好好对待人家,何来耽误?”

裴彧沉吟不语。

良都侯又劝道:“曹参政都说你肯做他的孙女婿,本是他家的福气。他也是经过权衡利弊才这样选,你实在不必多虑。”

“不。”裴彧摇头:“父亲知道我们接下来将面对什么、经历什么。若我娶她,必将被我连累。”

良都侯道:“这门亲事是曹知事主动提的,他心中必然有数……”

“那就请父亲替我谢过曹参政的好意。”裴彧语气确乎不拔。

良都侯看着他在心里叹了口气,还是应道:“好。”

他心中很是遗憾。但知道这孩子的秉性,一旦认定的事九牛拉不转。但愿他所思真是为了他所言,而非旁的。

“小侯爷。”

石青探头看了看书房里。

裴彧与良都侯说了一声抬步走了出去。

石青站得远远的,见良都侯没有出来,这才是小声和自家主子道:“明大人留下来的人听命于明姑娘,如今正在打探陆大夫人年轻时的事。您说,那明姑娘是不是醒悟、准备反击了?”

裴彧闻言扯了扯唇角。最后一句话,是对着明扶摇说的。

明扶摇闻言眼中有了泪水,本就低着的头埋得更低了。

明蕴之在桌子下面轻轻拍了拍她的手,又拉住忍不住要开口的明扶光。

她目光落在对面二人身上,下巴微微抬起。裴家姊妹简直欺人太甚,真当她是好欺负的吗?

已完结热门小说推荐

最新标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