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家里过完中秋后,贾金龙充满了干劲回到了队里,原先心里那点担忧,再也不成问题。
日子就这样一天一天过去,大家的生活有条不紊,井井有条,年也如约而来。
月日,华夏中央批转《全国农村工作会议纪要》,至此,全国农村已有百分之九十以上的生产队建立了不同形式的农业生产责任制。
党的最高领导在中央书记处会议上就对外经济关系问题表意见,指出华夏的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要利用国内和国外两种资源,打开国内和国外两个市场,学会组织国内建设和展对外经济关系两套本领。
华夏进入了高展、对外开放的新时代展阶段。
不过国家日新月异的变化,对于老百姓来说,并没有什么太大的感受,唯一觉得有所不同的是,家家户户可以隔三差五加上顿荤菜,集市里和国营商店里的新鲜玩意儿更多了,路上穿的新潮的人也多了起来。
距离过年还有半个月的时间,各大集市上又热闹起来。赶集的人们脸上都挂满了对新年的喜悦和期待,当然也有极少数人脸上淡淡,看不出什么情绪表情。
姚玉玲的母亲就是这群人中的一个。
她这几年可以说过得非常痛苦,一向不知道后悔为何物的她,现在对当初的做法竟然有了那么几分悔意。
姚母的老家现在也没啥亲戚了,所以说自从丈夫死后,这个强硬自私的女人连公婆家都没有再回去过,往年逢年过节都是她和女儿两个人包饺子做饭,一起过个节,年姚玉玲不见踪影后,这几个年都是她自己在家度过。
她倒是也知道女儿在哪里上班,住处也很好打听,只是心性高傲的她并不愿意主动去找闺女,在她眼里,主动出击,等于认输,和自己女儿认输,那是非常没面子的事情。
只是现在她实在是有些过够了独自一人的节日,别人过节都是阖家团圆,子女们都回来热热闹闹的陪老人过节。她这可倒好,一年到头孑然一身,过节和自己平时的日子没啥两样,连对联、福字都懒得贴。
此时她像个机器人一样执行着过年前采买的流程,面无表情。而她的心里此时却在想:今年到底要不要给女儿去一封信,问她要不要回来过年。
就在她的思绪如同脱缰野马一般肆意狂奔的时候,她完全没有留意到脚下的情况。突然,她的左脚踩到了一个小小的坑洼处,身体瞬间失去了平衡。脚踝猛地一扭,一阵剧痛袭来,让她不由得倒抽一口凉气,脸色瞬间变得苍白,额头上也冒出了一层细汗。
她的脚崴了!
阵阵的疼痛让她坐在地上捂着脚踝处忍不住呻吟出声,大声呼痛。周围的人很快围了过来,纷纷询问她的情况。
一个中年男人扶了下眼镜观察了下姚母崴到的脚踝,担忧地说:“咦妈呀,这下崴得不轻啊,得赶紧送医院,离这里三四公里就是市医院!”
姚母有气无力地求助道:“哪位大哥大姐大兄弟大妹子行行好,帮一下我,我实在是走不动了”
“啊,那得找个车啊,这距离不近便,一个人背那累得不轻。”
“年货还没置办齐呢,咱少管闲事”
“大姐,你家住在哪里?我去替你通知家里人带着车子啥的来找你呢?”这时有个人提议道。
姚母弱弱的说:“不用了,我家里就我一个”
“啊?看你这岁数也不小了,怎么家里连个人都没有?”
就在众人纷纷议论,说不出个所以然时,一个清脆而悦耳的声音从姚母的身后传来。这个声音如此的熟悉,以至于姚母听到后当场身体一僵。
“我们来送她去医院吧!”姚玉玲带着贾金龙从人群里走了出来,淡淡地说。
贾金龙上前不由分说背起了姚母,就往医院大步走去,多年经历高强度特训的他,背着一个人就像没背一样,走的又快又稳,居然让背上的姚母感受不到一丝颠簸。
而她此时看着旁边跟着的女儿,和身下这个高大健硕的男子,一时间有些懵:“玉玲,这这是”
“妈你别乱动,这是我男朋友贾金龙,闲话先别说,咱到医院再说。”
姚玉玲平静的回答母亲,心中却阵阵得心疼。说到底这是自己的亲生母亲,虽然这几年自己的赌气也好,不满也罢,那都是她作为女儿和母亲的内部矛盾。现在母亲比起前几年自己离家后明显又苍老了几分,而且如今崴了脚,她居然连个身边人都找不到。幸好自己今天和贾金龙碰巧赶上了,要不然母亲不知道还得什么时候才能被送到医院。
接近四公里的距离,贾金龙一路快走居然用了分钟便赶到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