笔趣阁

91言情>在国子监开小卖部 > 3040(第25页)

3040(第25页)

真成肉包子打狗,越喂越来劲了。

正懊恼间,门帘哗啦一响。

无畔先探进头来,一见姚如意便笑:“果然是姚小娘子!”

随后,他便打起帘子让到一边,请了一个瘦高的老和尚进来。那老和尚眼窝青黑,颧骨高耸,清瘦但自带一种威仪,果然如无畔说的,瞧着脾气便很不好的样子。不过人好歹来了,便有机会!

姚如意给自己鼓劲,忙起身双手合十行礼:“见过监院师父。”

“施主不必多礼,贫僧也要多谢施主主动前来还账。”玄嗔竖掌回礼,又拱手请坐,“施主请坐。”说着,扬声对门外路过的和尚道:“法修,去烹壶新茶来待客。”

“是,师父。”那人应着,匆匆去备茶。

玄嗔在姚如意对面蒲团坐下,淡淡道:“听无畔说,施主有事相商?”

姚如意瞥眼无畔,他早溜到玄嗔身后,正装模作样地站着,对上她的目光,才机灵地眨了眨眼,却不言语。

“正是,我制了几样新点心,想请监院师父先尝尝。”姚如意说着,将狗绳拴在门铜环上,用门边石钵净了手,才打开桌上点心盒。

盒底垫着两层油纸,上头整齐码着两样米白色点心,一圆饼状,一椭圆状,饼边烤得微焦,飘着米香。

她递与玄嗔、无畔尝,顺带说明来意:“不瞒监院,我在国子监夹巷开了间杂货铺,日常吃用之物皆有售卖。但只是一人操持,力有不逮。如今手里有几样素点方子,是外头从未见过、独此一家的,若白收着实在可惜,这才劳烦无畔小师父牵线……”

姚如意盱着玄嗔和无畔,无畔不必说了,吃得两只眼都瞪得溜圆,若不是他师父在他跟前,他只怕已经咋咋呼呼地冲过来对姚如意大赞特赞了。

玄嗔捏着个椭圆米饼,正慢慢地品着,他那张脸实在看不出什么来。

“听闻贵寺名下糕饼作坊众多,素斋铺遍布京师。我愿供应手里的素点方子,由寺里作坊代工。之后只拿两成分红,再得个底价进货的权限便可。如此,寺里铺子能借新点心多多招揽香客,增加进项;我铺里也能有所供应,两边互不干涉,各赚各的,岂不是两全其美的好事?”

姚如意说完,无畔便已扭头看了看他师父,虽没有说话,但眼神十分急切,好似在说这东西可太好吃了师父,快答应啊师父!

她定了定神,接着道:“今儿我只带来了两样素点,都是米饼烤制,但除了这两种,我还有四五样不同的方子,只是没有做了样品来。如芋头脆片、面筋辣条、米锅巴、猫耳朵、脆脆角……”

听得无畔忍不住了,这些全是光听了名字便觉得很好吃的零嘴,虽然很多他都不知是什么,但就是听得口水哗哗流,都快来不及咽下去了。

他嘴里还含着米饼,一张嘴哀求便喷碎屑:“师父!”

玄嗔抹了一把脸,无奈地瞪了这成事不足败事有余的弟子,他也吃了这米饼,他舌头也没坏,自然也吃得出这米饼的好,外头也的确没见过,是好东西不假。他方才不过是端着架子,装得不在意的样子,准备压压价。

谁知这傻孩子,一下露了底!

这下还怎么谈?这姚小娘子钱不出、料不出、工不出,仅凭几纸方子便要两成利,真把兴国寺当财神庙了!虽知晓这点心有好处可挣,却还得压一压。

恰在此时,备茶的弟子端了茶来,玄嗔轻咳一声,抚掌沉吟道:“女施主的意思贫僧大体明白了,素饼虽不错,但这代工之事,原料、人工、银钱皆需寺里筹措,虽有意合作,却也不敢草率应下,还得细细盘算才是。”

这言下之意,便是怕赔本。姚如意便温声继续游说:“监院但请放心,届时方子上的用料、做法,我必写得明明白白。这些点心全是素的,寺里做法事、供佛都能用,信众吃着也安心。汴京城里糕饼点心虽多,这般新鲜的素点却少。好吃的东西,即便不是信众也会愿意买了吃,销路是不必愁的。”

她这般有底气,是因这些零食都是经受过后世千万张刁钻嘴巴的考验。在后世物质极其丰裕、食物极其丰富的环境之下,这些东西依旧畅销不衰,便足以证明它们有多好吃了。

玄嗔微微一笑,米饼的确美味,但他却没有被姚如意的话完全说服,毕竟不知这米饼究竟成本几何,是否真有这么大销路也是空口无凭。他虽是和尚,却一直都经营着寺里的世俗营生,一向是锱铢必较的。便只是提议:“不如这样,明日贫僧唤来管糕饼作坊的知事,咱们细算工本、分成。既是合作,寺里自然不会占女施主便宜,一切按市面上的规矩来,你看如何?”

要谈细节,这就是有门了!姚如意忙应道:“全凭监院做主。”又指着食盒里余下的米饼:“这盒点心还请您留下,也给寺里其他师父们尝尝。”

玄嗔颔首,也请小和尚去取了些刻着平安吉祥纹的小葫芦相赠,又嘱无畔送她出去。

姚如意牵了狗,叫醒抱着柱子打盹的三寸钉,跟着临出门还往嘴里塞了两块米饼的无畔,一行往山门外去。

无畔吃得连碎屑都一粒粒拈来吃了,指头也舔得干净,这才满足地长叹:“姚小娘子,实不相瞒,这真是小僧吃过最好的素饼了。”

这米饼,椭圆的饼上薄薄敷着层微黄的粉,拿在手里得轻着点,稍用力便掰碎了。咬第一口,先是觉着脆,细腻的米烤得酥脆,吃起来又不仅是米香,还是咸甜的,甚至还有种鲜味。再嚼,米饼被唾液润湿变软,咸甜交织,酥脆中带着米香。最妙的是吃完后手指上留的那层粉,舍不得抹,挨个指头舔舔。

他之前吃过的那些什么煎酥、糖缠、馓子,在今日这姚小娘子的米饼面前,通通都不作数了!姚记的米饼,从此将是他最爱的素饼!

姚如意见他这副模样,弯了眼笑。

仙贝真是一种神奇的老少通吃的零食,还小的时候,总惦记着小卖部里散装卖的仙贝,隔三差五便要买几包解馋。等变成了大人,平日里不会想着买,但过年时在超市里看见了,也一定会买回去当茶点。

“大宋版仙贝”姚如意也是琢磨了好几日才成功制出来的。之前她大致知道是用什么做的,但并不知道详细配比,所以做起来便遇到各种各样的问题,她和丛伯试了很多次,费了好些米,心疼得她心都抽抽,才算成了。

第一步便先将粳米、糯米按七比三的分量,以石磨细细研成粉,过筛后加温水揉成光滑面团,用木模压成薄饼,修了边缘,上锅蒸至半熟,取出晾在竹筛上收了表面水汽。之后预热陶炉,把米饼烤到表面微鼓、边缘微黄。

烤饼时便做咸甜口味的酱汁:豆酱、菌酱加少许水调稀,入盐、炒芝麻碎、炒米粉与蜂蜜,烤好的饼刷上一层,再回炉略烤片刻即可。

雪饼则全用粳米,不加糯米,吃起来更松脆些。

粳米磨粉后加少许去芯莲子粉,以冷水调成稀浆,要调得比仙贝面团更软,类似煎饼糊的样子,再倒入饼铛摊成极薄的圆片,小火烙至半熟后铲起,铁锅中倒入菜油,油微热下油锅炸,表面金黄起泡后捞出沥油。

另起锅熬糖浆,趁热倒入炸好的米饼,快速翻动裹匀糖浆,随即倒进竹筛,筛入炒过的细米粉——这层米粉能吸去多余糖浆,做出雪饼表面那层“雪”。再摇晃筛子,便成了覆着“雪”的雪饼了。

如此做出的仙贝、雪饼,虽少了后世膨化剂带来的蓬松,却多了几分薄脆的口感。应该说,这其实是一种与仙贝、雪饼风味相近的米制脆饼。

但总叫米饼米饼也略微少了些特色。

姚如意思忖着,雪饼仍可叫雪饼,毕竟也算名副其实,它的确雪白如云片,但“仙贝”之名的源头其实来自日语,本意是日式米饼……她便想着换个名儿。

苦思了几日,姚如意决定了。

她做出来的“大宋仙贝”,便不如叫“松雪酥”吧!

香脆如松雪,很符合宋人给食物取名字会兼顾“雅词俗意”的文人趣味。毕竟宋人对食物总带有风花雪月的美好意趣,是一个能将米粉取名“银光索”,将涮肉锅子取名“拨霞供”的浪漫时代。

与无畔在山门前约了她明日过来详谈的时辰,姚如意便挺高兴地抱着一堆小葫芦坐车回家。

若明日谈得顺当,年前便能定下契书,年后开学,小卖部里便能源源不断上这些小零嘴了。除此之外,她还有红利可收!

姚如意坐在车里都觉得雀跃开心,连这冻手冻鼻的天气也不觉得冷了,她一会儿抱着大黄的脑袋,一会儿又握着它的爪子摇晃,对着它哼哼唧唧地唱着谁也听不懂的歌。

三寸钉穿着背后绣了“姚记杂货”的新蓝布厚棉衣,坐在车辕外头驾车,隐隐约约听见车帘里,自家小娘子在唱什么啦噜啦噜啦,啦噜啦啦噜。间或夹着大黄十分不满地低声咆哮。

已完结热门小说推荐

最新标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