翌日,胡老太爷才入早朝,周身便有几道笑声,他沉着脸扫视时,不悦的声音便在顷刻消散。
弘文帝上了朝,太和殿归于安静。
今日请奏,阁老房平率先出了列,躬身便直言一桩要事。
“陛下,冬日干冷,黔南地处偏远,下有知州递来奏章,恐黔南之地生了内乱。”
“黔南内乱。”
弘文帝接过请奏看过了眼,双目炯炯,“这内乱不小,流民万千,不好平息啊。”
“从京城去往黔南,路途需三五日,现在又恰逢寒冬,黔南的内乱怕是事态严峻。”首辅魏召补道。
“朝中需得派人南下,众爱卿可有人选?”
弘文帝俯视下首众朝臣。
朝臣们垂首,暗地里互换了一道眼神,正当有人蠢蠢欲动之时,忠义侯姬雄武一个大步出了列。
“陛下,臣以为黔南内乱交由都督佥事江大人,再合适不过。”
姬雄武抱拳拜道:“就让他代为巡抚大人,南下平乱,为陛下分忧。”
阁老房平和首辅魏召飞快对视一眼,两人立刻明了。
姬雄武是在为江曜日后执掌大都督之位而铺路!
“陛下,不可。”
还不等两人出声,兵部尚书胡老太爷旋即出列,他一拜道:“臣不同意让江大人南下。”
弘文帝眼睛一转,看向胡老太爷,“胡爱卿为何?”
胡老太爷朝黑脸的姬雄武冷哼,恭敬回了皇帝的话:“江大人不过一介五军都督府的都督佥事,上任一月有余,如何能胜任巡抚南下?”
“那胡大人心中人选又是何人?你想推崇的是你们兵部的人?”
姬雄武十分不悦,胡老太爷根本就是故意阻江曜的路。
诚如胡老太爷所言,有他这个兵部尚书在,江曜的仕途莫想再晋升一步。
江曜更妄想当着兵部的面,将五军都督府的实权重夺回手中。
不论是重回楚王府,亦或五军都督府的官职。
胡老太爷都不欲让江曜好过。
“陛下,此次南下……”
胡老太爷眼眸生笑,他摸了把胡子,说道:“老臣以为,可以让大皇子殿下代劳。”
此言一出,太和殿再不得寂静,全喧哗起来。
阁老房平与首辅魏召互相瞪眼,两人齐齐生出一个念头。
兵部尚书胡老太爷,这三皇子党的老贼,是失心疯了!
他竟要为大皇子造桥铺路,送他更上一层台阶。
第90章
阁老房平与首辅魏召官职三十年载,两人从未踏入营党私派。
只是每当朝中有声音四起,劝弘文帝立储,两人同样会出列说几句话。
三位皇子之中,阁老房平和首辅魏召还是向着大皇子这个长子,平心论,两人皆以长为尊。
虽早知道胡家与楚王府为三皇子党,房平还是为胡老太爷之言生了笑。
“陛下,胡大人言之有理,您总说大皇子殿下尸位素餐,不成大器。此番黔南内乱,正好借此机会,让大皇子一展抱负,也是殿下为陛下分忧啊!”
魏召跟笑道:“是啊陛下,大殿下是并未做出名堂,可您总该给大皇子一个机会。”
有了阁老房平和首辅魏召出言举荐,朝臣纷纷附和。
一时之间拥护大皇子前往黔南平乱,竟成了首位。
兵部尚书胡老太爷见此,得意洋洋朝忠义侯姬雄武与江曜瞥来得意的笑。
江曜作缄默,脸色平静。
姬雄武脸如黑炭,后只得咬牙忍气吞声,附和了举荐大皇子的话。
就这样,黔南内乱定夺下来。
弘文帝任江承运为巡抚,代圣上南下平乱。
……
姬时语这面亦是紧锣密鼓地准备着,不过短短三日,她便奋笔提书,写出一本戏说后传。
话本成册,再次摆上书肆兜售。
后卷之中,话本里大纨绔的老相好给尚书府送了信意欲上门逼迫,大纨绔领着人便杀去寻她。
谁知道这一去,路遇黑衣正道大侠见不惯他行事,竟是从高楼将他踹下来,一脚废了他的命_根。
后传实属大快人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