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心心念念了十几年的原著主角,未来会和我爹互坑几百多章的主角,不知道重没重生的男主——
“师、师姐,你说昨日在论道中舌战群儒摘得魁首的人是谁?”我的语气从未如此急切过。
缨真摸着下巴看了我几眼,“一个无名散修,不过经此一役也不会再寂寂无名了,叫什么……”
“李折光!”
“后生可畏啊,这李氏昨日一下战帖百家皆惊,多少年没有人敢如此行事了,这小子竟然下了整整四十四道战帖,点名道姓要与诸家首徒论道。”
“此法一出,就连那圣人也按耐不住要来看看是何方狂妄后生,嘿,你瞧,就是这后生掀了百家的桌。”
昨日那一役实在是惊人,以至于今日仍被人津津乐道,李折光其人,无师无友,无门无派,横空出世,前无古人后无来者。
君子论道,言语可化利器,这是效仿古法,千载前的战国乱世,苏秦、张仪之辈可凭口舌合纵连横,搅得乱世一番腥风血雨,若干年后的今日出了个李氏折光,引经据典临危不乱,铁齿铜牙气煞旁人。
四十四场论战,李折光,全胜。
满堂喝彩,圣人垂目。
百家盛宴,第一日,圆满结束。
我紧张地绞着手指,不停地追问缨真师姐李折光的事情,缨真狐疑地打量我,“你认识他?”
我条件反射地摇头,然后心虚地低下头去,我确实认识这位主角,但他肯定不认识我。
“师姐,父亲他到了吗?”我又想起了这件最重要的事情,完了,要是主角和反派已经撞见了,那剧情是不是已经开始了……
“应该没那么快,我们搭的可是咫尺坛的顺风车,咫尺天涯,这世间还有比咫尺坛更快的法门吗?”
文试过后自然是武试,诸子互擂放在第二场,往往要持续许多时日,我忽然沮丧地叹了口气,现在着急也没用了啊,这个李折光这么招摇,一看就是没有经过我爹毒打的那一世,我现在应该担心的是我爹会不会杀了这位老乡。
我对这位主角感官复杂,毕竟心心念念了他十几年,在我还是他的读者的时候,我对他的遭遇抱以同情,但也仅限于同情了,就像我看到一个感人的故事,我会为故事中的人物流泪,但故事不会影响我的生活,它很快会成为我记忆中的一粒尘埃。
现在我成了故事中的人物,故事中的角色一个个出场了,这种感觉十分玄妙,这些年来我从来都不会去思考为什么我会成为这个故事中多出来的角色这个问题,也从不去想为什么我会穿越进自己看过的一本书中。
这些问题不会有答案,所以与其烦心于它们不如思考一下今天的晚餐是什么。
思考了许久都没想出该怎么处理主角和反派之间的矛盾的我叹了口气,我不想看到父亲杀了李折光,因为第一世的李折光坦荡磊落,并未做过任何错事,我不希望一生无暇的天尊染上无辜之人的鲜血。
我也不想看到天尊被打倒,因为他是我的父亲。
既然如此那就不如让他们不要相见,只要不相见那么主角和反派就如同两条平行线,他们的命运不会有任何交集。
我知道我的想法过于简单也存在不少缺陷,但这已经是我目前能想到的最两全其美的办法了。
就在我为自己想出了解决办法而暗自松懈的时候,胸前忽然一阵滚烫,一缕白发落在我的肩头,后方人笑了下,“方才就觉得眼熟,都长这么大了啊。”
司命轻拍我的肩头,手指不经意滑过我胸前的长命锁,滚烫的触感瞬间消失,他蔼声笑道,“和家里吵架了吗?怎么一个人待在外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