直到把儿子和外甥女以及行李送到医馆来,江柱子还有些不可置信呢。
觉得身子飘飘然,像做梦一样。
“儿子,宁儿,你们在医馆要多干活,得听话,知道吗?一定要听你们师父的,不许顶嘴,师父说什么,你们就要做什么,不要吵,不要闹,别给你们师父惹麻烦。”
江福宝对他家帮助太多了。
江柱子拿江家当恩人看待。
生怕儿子和外甥女惹江福宝不高兴。
虽然他明知儿子外甥女非常乖,但还是在临走前,特意嘱咐了好几句。
“嗯,我知道的,爹爹,你回去吧,我会好好学。”
“舅舅,你跟娘亲说,我会经常回去看她的。”
江柱子家里有钱后,伙食也变好了,不再吃野菜粥和糙米粥,而是改成两掺饭了,还时不时的吃肉,更是每天一个鸡蛋,所以兄妹俩胖了一圈,看起来肉乎乎的,有些可爱。
“好,爹爹先走了,宁儿,康儿,记得听话,康儿,保护好宁儿,别让她被人欺负。”
虽说江福宝待人向来温柔,但是徒弟这么多,肯定会有刺头。
新收三十个徒弟
儿子和外甥女又是不争不抢的性子,很容易被人欺负。
江柱子再次叮嘱了一句,让儿子保护好外甥女。
“我知道的,爹爹你放心吧,我肯定会照顾好妹妹的,不会让人欺负她的。”
江康的脸上没有一丝的不耐烦,而是直视着江柱子,乖乖的点头。
目送亲爹离开。
药香膳阁的左右两边都在修缮,扩大三倍的后院,却已经盖好了。
这些孩子都住了进来。
年底,江福宝收了三十个徒弟,一半男,一半女。
五人一间屋子。
每人一张床,床与床之间都用屏风隔着。
保证了一定的隐私性。
不像普通的大通铺,人人都挤在一起,这样省的孩子们发生争执。
要不是时间不够,江福宝都想请木匠按照现代的两层木架床,给徒弟们打上几张。
不过这样也挺好。
在家里跟爹娘一起住的孩子们,来到医馆,已经实现拥有自已的床的小愿望了。
江福宝还特意请来一个夫子,在上午教孩子们认字,下午则是学习医术。
先从识别药材开始。
每天,工匠来到这里干活,都能听到郎朗的读书声,下午则是变成了背诵药材。
“白芨,白芨,白芨,白术、白术、侧柏叶、侧柏叶,这是侧柏叶,我记住了,你快考考我,要是全部认识,我就去找师父,只要通过我就能认识别的药材了,师父可是说了,过年前,学的最快的,她会给奖励呢。”
一个七八岁的男娃对着一个女娃说道。
眼睛亮晶晶的,似乎已经在期盼奖励是什么了。
“这是什么?”女孩指着桌上的药材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