母亲的电话就在这时候打了过来,都说儿行千里母担忧,更何况吴过从小到大就没离开过家,因此自从到了北京後,母亲几乎隔天就会打电话过来。
接起电话,吴过问,“-怎麽了妈?”
“-还能怎麽样,问问你搬家搬得怎麽样了呗。”
“-搬好了,东西不多,都收拾完了。”
“-新租的地方还好吗?给我看看啊。”吴母很是关心。
吴过把手机镜头转过来,左右扫了扫,“-怎麽样?还行吧?”
“怎麽这麽小?感觉翻个眼皮就看完了。”
吴过笑了,“-这可是北京,寸土寸金的,这样的也要小三千呢。”
吴母听着就心疼,“-儿子,别太难为自己,钱还够不够?不够妈给你打过去。”
“-钱够花,妈你放心,而且不是跟您说了麽,我找了个不错的工作,转正後工资也不少。”
“-不少是多少?”
吴过笑着报了个数字。
“-真的?!”吴母高兴得脸都快贴到镜头上了。
吴过看着屏幕笑了,“-您别给我这麽大压力,能不能转正还不一定,留下的机会也只有一半。”
吴母却信心满满,“-我儿子到哪儿都优秀,妈相信你。”
母子俩又聊了会儿,吴母突然说,“-对了,子铭过两天可能会去找你。”
吴过顿了顿,“-找我?”
“-对啊!干嘛这麽大惊小怪的,上次他去北京你们不是见了吗?子铭说你还给他做了饭,留他住了一晚呢。”
吴过嘴角抽了抽,实在搞不懂许子铭又在演哪出,只能淡淡“哦”了一声。
“-前几天子铭回家说,他那个专项技术只在北京有发展,所以打算在北京注册个公司,这两周一直在跑这事呢,等公司注册完走上正轨,你们俩在北京就能常见面了。”
吴过其实很想告诉母亲,别再把自己现在的地址告诉许子铭,可这种奇怪到连理由都找不到的话,他又怎麽说得出口。
见儿子没接话,吴母问,“-信号不好吗?听到了吗?”
顿了两秒,吴过才说,“-听到了。”
“-我还问他,小诺和陈安迪怎麽办?子铭只说那边没定下来,先让他们在家这边住着。”
吴过从屋里那扇唯一的小窗户望出去,擡手揉了揉颈椎,“-妈,我刚搬完家有点儿累,要不先挂了吧。”
“-你个臭小子,每次都嫌我啰嗦。”
吴母念叨着,又不忘叮嘱他好好吃饭,这才挂了电话。
吴过呈大字躺在床上,过了半晌,他缓缓打开手机搜了许子铭的微信号,虽然已经被他拉黑,但还是发现许子铭微信号的照片换了,换成了一个眼熟的老北京胡同的照片,有种似曾相识的感觉,吴过总觉着他好像去过。
再次看向天花板,他莫名向老天爷许了个愿,希望自己新开啓的人生再也不要经历任何变动和波折,平平淡淡的走完这一生就挺好。
……
周一早上八点吴过就到了公司,虽然等了半个多小时才等到前台小姑娘开门,但他心里清楚,第一天上班绝不能迟到。
又被安排在会客间等了约莫二十来分钟,前台小姑娘才领他到了工位,当吴过坐在办公桌前,看着周围陆续拿着星巴克走进来的同事,他有种恍如隔世的感觉,毕竟一个多月前的这个时候,他还坐在机关办公室里悠闲地刷着手机看新闻。
没多久,那天面试他的Kevin走过来说,“跟我来一下。”
吴过忙起身跟着来到一个小会议室,并随手关上身後的门。
Kevin看起来只有二十来岁,说起话来却干练十足开门见山,“你之前的工作经历比较单一,想胜任现在的岗位还有差距。”
坦白来讲,吴过挺喜欢Kevin这种直来直去的说话方式,同时心里也感激对方给自己留足了面子。以前在单位无非是签字盖章走流程,陪领导出差应酬,这已经不是能用‘单一’形容的,有时候吴过甚至觉得,刚毕业的学生不出半年也可以完全胜任那份工作。
“所以你今後面临的压力和挑战会比较大,不过放心,我们公司氛围不错,没人会因为这些对你有看法,而且既然加入了这个公司,我们就是一个team。”
“谢谢,我会努力学习,尽量不给大家添麻烦。”
Kevin似乎对他的态度挺认可,点点头说,“我们公司是项目制,谈下来的项目交给对应小组负责,常规客户一般有固定组跟进,外拓或临时业务由合夥人分配。你接下来主要跟着我做项目,後期经验够了,也可能独立带队。”
吴过听得格外认真,生怕漏了什麽。
“该说的就这些,今天我会给你些现有项目的资料熟悉下,有不懂的直接问我。”
说完Kevin起身结束谈话,吴过跟着走向门口。
推门的瞬间,Kevin忽然回头问,“你是Michelle的朋友?”
“Michelle?”吴过重复了一遍这个陌生的名字。
“就是黎总,黎远卿,我们公司三个合夥人之一。”
……